只有兩個角色參與的對比測試總是帶有PK 的意味,但這次似乎沒有那么殘酷的廝殺氣氛,邁騰和凱美瑞更像兩個不同門派的大佬湊在一起推杯換盞,談笑間已經暗地里較量一番,然后又談笑間握手告別,看上去江湖依然是波瀾不驚。
邁騰/凱美瑞
作為市場上的后來者,如果自認實力雄厚肯定會把目標瞄向同級別的領先者,目前中型車市場的標靶無疑就是廣豐的凱美瑞,所以當一汽大眾的新車邁騰新鮮出爐之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讓它先會一會凱美瑞。
邁騰/凱美瑞
去年夏天我們做了一次針尖對麥芒的對比測試,那時還是新手的凱美瑞和已經稱霸中型車市場數年的雅閣基本算是打了個平手,出于對江湖大佬的幾分尊重和對新企業新車型的未知判斷,我們的“編輯選擇”給了雅閣,卻也對凱美瑞的前景充滿期待。凱美瑞真爭氣——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它已經坐穩同級別市場老大的位置,半年銷量8萬多臺,逼得對手雅閣老態盡現,廣本已經計劃引進新一代雅閣,估計明年可以重整旗鼓再來叫板。長安福特寄予厚望的新蒙迪歐剛開始接受預定,正式上市也要等到今年底,現在能夠挑戰凱美瑞地位的就是新來的邁騰了。
邁騰內飾
邁騰雖然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其身世足夠顯赫——在中國公務車市場上帕薩特擁有光榮的傳統,B2(桑塔納)是曾經風光無限的王者,B5 問世后又統領公務車市場數年,經過改款后的B5(領馭)也依然是老當益壯,月銷量近萬臺,還是中型車市場上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邁騰實際就是最新一代的帕薩特B6,移師一汽大眾才換了名字。相信沒有人會因為它名字和產地的變化而忽視這個對手,包括凱美瑞。
本來是不同陣營的代表,卻在市場導向下設計逐漸趨同,仔細比較還是各自的立場更鮮明
1.邁騰的車燈開關還是大眾車系的傳統形式,新增加了電子手剎
2.前座為8向電動調節加電動腰靠和駕駛座位置記憶
3.雖然沒有加長軸距,但后排腿部空間也能達到中型車的普遍水準
在設計領域德國的保守和日本的活力是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看看索尼的電子產品與博世西門子的外觀差別就可以很好地理解這種設計文化的差異——汽車圈兒里也是這樣,大眾和豐田算是兩個不同陣營的代表。不過面對市場需求,他們也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導向:邁騰希望去吸引更多的個人用戶,于是軸距不再像國產B5 那樣加長,造型設計的筆觸也更加動感活潑;凱美瑞則是廣豐專門引進的造型接近澳洲的版本,為的是這款造型更加突出穩重大氣。
雖然設計路線逐漸趨同,但仔細比較還是可以看出它們各自的鮮明立場。邁騰的設計還是德國保守風格的延續,骨子里和方正敦實的帕薩特B5 還是一脈相承,只是在細節的處理和局部的線條勾勒方面融入了一些時尚元素,例如車燈、大嘴前臉、鴨尾造型等等,使它看上去顯得年輕而富有活力;凱美瑞則是豐田趨于穩重的代表作,在小型車的設計領域豐田還是典型的日本風格,動感活潑,屢有神來之筆,而對于凱美瑞來說,造型更加內斂,雖然平淡,卻也正合成熟穩重的定位。
立場更為鮮明的是它們各自的內飾設計:邁騰還是大眾的一貫風格,中規中矩,優點是人機工程設計和整體車身制造工藝,缺點是內飾工藝沒有達到想象中的完美無瑕;凱美瑞的內飾色彩搭配及細節設計更時尚,優點是車內環境更顯親切舒適,缺點是局部工藝設計不夠檔次,比如行李箱蓋的外露連接機構和細細的變速桿。
總體來講用眼睛評判的環節兩車算是平手,各自的特點會吸引各自的受眾。
凱美瑞內飾
凱美瑞的車身尺寸略大于邁騰,在車內空間方面體現出優勢,整體乘坐舒適性稍占優勢邁騰與前代車型最革命性的變化就是定位的調整,沒有像B5 那樣加長使得邁騰恢復了德國中型車的屬性:駕駛者之車。如此一來它的身形秀氣了很多,凱美瑞比它長了6厘米,軸距也相應多出了66 毫米,盡管這個差距不會完全套用到后排的腿部空間上,但凱美瑞的后排腿部空間確實優勢明顯;而且凱美瑞還設置了右前座靠背側面的座椅調節按鍵,后排乘客能夠隨意調整前排副座的位置——哪里是主座一目了然。兩車寬度相同,由于德國車的厚重車門影響(這當然不能說是缺點),邁騰的前排車內寬度也明顯不及凱美瑞,后排還算相當。
1.駕駛座寬大厚實,支撐良好,為8 向電動調節加電動腰靠
2.凱美瑞的后排腿部空間優勢明顯,還設置了右前座靠背側面的座椅調節按鍵,后排乘客能夠隨意調整前排副座的位置—哪里是主座一目了然
除了空間的差別,兩者懸架調校的不同也影響到了乘坐舒適性。邁騰將前代車型的后懸架由縱向擺臂式半獨立改為舒適性更好的四連桿式獨立結構,而且調校方面也趨向均衡,不過終歸還是標準的德國中型車,不會偏離基本路線;豐田是日本車中更喜歡追求均衡的,但和德國車相比,立場還是不一樣,凱美瑞的懸架整體還是偏向軟調。
此外行駛中的噪聲也是凱美瑞略低一點,偏愛增壓發動機轟鳴的人當然不會由此而嫌棄邁騰,這另當別論。整體的乘坐舒適性,特別是對后排乘客來說,凱美瑞還是稍稍占優——這算是用屁股來評價的環節。
有關駕駛性能方面的各項較量,包括動力、操控、制動,邁騰取得完勝
邁騰在內外技術上取得完勝
終于輪到用手和腳來評判的環節,這是邁騰的表演時間。兩個月前我們第一次試駕國產邁騰的時候,其出色的駕駛性能表現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一直想對它進一步深度測試,現在正是機會。
凱美瑞在技術上不是強項
豐田車講究均衡,凱美瑞作為豐田的當家中型車,當然是均衡路線的典型,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但是也缺乏突出的亮點。其2.4 升發動機具有123kW 的功率輸出和224Nm 的最大扭矩,匹配5 速自動變速器,實測0 -100km/h 加速的成績是10.1秒——對于一款整備質量1550kg 的中型車來說表現不錯,不過邁騰比它還重20kg,這項加速測試的成績卻達到了8.7秒!邁騰裝備的1.8升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的最大功率還略低于凱美瑞的參數,為118kW,而最大扭矩則遠遠超過對手,達到2 5 0 N m ,而且輸出范圍是1 5 0 0 -4200rpm,400 米直線加速和中途加速的成績都明顯優于凱美瑞。我們曾經在斯柯達明銳身上見識過這臺大眾1.8TSI 發動機和6 速自動變速器組合的威風了, 邁騰比它重了150kg,加速成績略有差距,而主觀感覺上其動力表現少了一分暴力,多了一分從容,不去和專門的運動性能版車型比,同級別中目前難覓對手。
邁騰裝備的1.8升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最大扭矩則遠遠超過對手
操控性能不用測試也知道孰優孰劣,這完全是立場問題。豐田在日本車中已經算是底盤扎實的了,但是到了凱美瑞這個級別也不會在運動或舒適之間猶豫如何取向:它清楚自己的用戶需要什么。以前試過美規CAMRY,懸架很軟,激烈操駕時明顯缺乏支撐力度;目前的國產凱美瑞雖然同樣不鼓勵這樣的駕控方式,但懸架支撐還算到位,沒有那種飄飄悠悠的不穩定感。在一般駕駛中凱美瑞的底盤表現相當不錯,穩重而舒適,但要去操練20 米樁距的蛇行繞樁測試就有點捉襟見肘了,何況同場競技的對手還是邁騰!
凱美瑞的發動機采用VVT-i 技術,動力性和經濟性表現均衡
邁騰偏向個人駕駛的定位轉變讓我們終于體驗到帕薩特B6 本該具有的操控樂趣,雖然為了提升舒適性而做出一些微調,但整體感覺依然是原汁原味的德國風格,底盤扎實硬朗,轉向輕盈精準,在繞樁測試中的表現游刃有余,成績達到6 5 . 5 k m / h ,而對手凱美瑞的成績只有60.4km/h。制動測試也是邁騰稍稍領先,100km/h 初速緊急制動的成績是38.3 米;凱美瑞的表現其實也不錯,39.2 米的成績在同級別車中也是較好水平。
1.6速自動變速器表現出色,動力傳遞順暢,與1.8TSI發動機組合在一起威風八,當然我們更奢望DSG 變速器
2.凱美瑞的2.4車型匹配5速自動變速器,總體素質良好,它的手動換檔模式過于智能,令駕駛者沒有什么發揮余地
最后的環節需要精打細算,兩車花費基本相當
邁騰的行李箱超大,達到565 升,而且形狀規整,利用率比較
凱美瑞行李箱空間為504升,箱蓋的外露連接機構顯得不夠檔次
凱美瑞去年上市后曾經出現過加價提車的“盛況”,現在雖沒那么搶手,但銷售情況也非常好,在同級別車中是無可爭議的老大,所以價格堅挺,我們測試的這款頂配的240V標價26.98萬元,從經銷商處可以得到的優惠幅度很有限。邁騰剛剛上市不久,基本上廠家指導價就是最終售價,最高的自動豪華型是24.98 萬元。比較兩車配置:安全裝備基本相同,都是6 氣囊、ESP 或VSC,邁騰多了隨速助力轉向;舒適及豪華裝備也差不多,邁騰多了駕駛座位置記憶,凱美瑞則多了導航和氙燈。如果邁騰頂配車型再增選導航和氙燈,需要多加1.5萬元,總計要26.48萬元,算起來比凱美瑞還便宜幾千塊。在國外市場同級別配置相當的大眾車都要比豐田車稍貴一點,即便中國的消費者目前還沒有這樣深刻的品牌門第觀念,也還是會認為邁騰的價格相對更實惠一點。
好在凱美瑞能夠為用戶省在后面:它在油耗測試中的表現好于邁騰,60km/h 等速和90km/h 等速條件下的實測百公里油耗值分別為5.8 升和7.0升;邁騰的車主需要為加速時獲得的快感付出一點代價:其該項測試的成績是6.1 升和7.4 升。
綜合算來,在這個用計算器評價的環節,兩車基本打平。
總結:兩車的較量勢均力敵,從偏重技術的角度看,我們會選擇邁騰
更多對比評測:
官方價: 17.78-37.18萬
最新降價行情>>官方價: 18.98-29.88萬
最新降價行情>>官方價: 17.98-26.58萬
最新降價行情>>官方價: 18.38-32.28萬
最新降價行情>>官方價: 20.98-31.48萬
最新降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