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篷天堂 試駕2011款寶馬Z4 sDrive35is
開發跑車本來并不是寶馬的專長。寶馬曾多次試圖進入這一領域,但每次都受到激烈的反對和強烈質疑,似乎大家普遍認為作為一個設計了卓越運動轎車的汽車生產商去開發源自運動轎車的雙門跑車是一件離經叛道的事情。
盡管如此,寶馬還是開發了Z4跑車,而2011款Z4 sDrive35is無論是動力性還是操控性都有進一步的提升。我們將看看那些挑剔的反對者(主要是來自英國)是否還會像以前那樣抱怨這款寶馬車并沒有具備保時捷的駕駛感受,同時又提不出站得住腳的觀點。
第二代Z4的推出對我們中的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慰藉,它全新的配置不再讓我們感覺這只是一輛徒有虛名的運動車,而是更進一步向同級運動車看齊。隨著255馬力Z4 sDrive30i和300馬力Z4 sDrive35i的上市,Z4似乎終于達到了高性能硬頂敞篷車的水平,它更像是奧迪TT或奔馳SLK,而不是保時捷Boxster或Cayman。
然而,還有一些人對這輛車已成為硬頂敞篷車而感到不滿。同時對寶馬不再推出高性能M版本的Z4感到震驚。但此舉表明寶馬并沒有放棄試圖憑借其最新款雙座車來吸引寶馬車迷,現在第三代Z4敞篷車問世,2011款寶馬Z4 sDrive35is高性能車型火熱登場。
2011款寶馬Z4 sDrive35is希望能與奧迪TT-RS,奔馳SLK和保時捷Boxster S / Cayman S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這從它充滿活力的外觀風格就可見一斑。新車外觀上吸引人眼球的部分包括與保險杠結成一體的雙腎隔柵,底部左右兩側往里切得更深的氣壩中間還增加了一條冰銅色鋁制橫杠,更突出的側面踏板和車尾的后散流器。
更重要的是35is對懸掛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配備了更硬的彈簧和減震器,行駛高度也比上一款車調低了0.4英寸(約合1厘米)并配備了18寸鑄鋁輪圈,使車身姿態更有侵略性和運動感。
當它下月在北美上市時,Z4 sDrive35is將面臨激烈的競爭,但它絕對有能力勝任這項工作。事實上,對于該車超越競爭對手我們一點也不感到吃驚。
性能肯定是沒有問題的,2011款Z4 sDrive35is所搭載的引擎可以說是寶馬迄今最高效的直列六缸引擎,這臺N54 3.0升雙渦輪增壓引擎最近在2011款3系車上被N55雙渦管單渦輪增壓引擎所取代。由于配備了新的電子設備,Z4 sDrive35is搭載的N54輸出功率比Z4 sDrive35i增加了35馬力至335馬力@5,900轉,扭矩也增加了32磅-英尺(約合43牛米),達到332磅-英尺(約合450牛米)@1500轉。同時由于增加了一個動力激發(overboost)功能,你可以在需要時另外釋放37磅-英尺(約合50牛米)的扭矩,因此該車的實際最大功率達到令人興奮的369鎊-英寸(約合500牛米),可以在短時超車時發揮作用。
這些性能數字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不過這并不能表明其操控和駕駛性能也同樣優異。Z4sDrive35is提供的是非常強勁的動力性,極佳的操控性,超強的性能以及非凡的靈活性和引擎轉速范圍內陡直的扭矩輸出曲線。這款車雖然未帶有M標志,但提供了非常類似于M版車型的感覺。它強悍的排氣聲浪隨著引擎轉速的增加而一直上升直至達到6,800轉后切斷油路,它的聲浪一直在你的耳邊回響!
將動力傳遞到后輪的是一個七速雙離合器手自一體變速器,這臺由格特拉克(Getrag)提供的變速器在M3上屬于選裝件。這是絕佳的搭配,提供了快速且無縫的換擋,這充分證明寶馬決定為Z4sDrive35is提供該變速器而不是像Z4 sDrive30i和Z4 sDrive35i那樣提供六速手動變速箱是多么的明智。
顯然,新的雙離合器變速器進行了大量改進以便使其性能更完美。您會發現在引擎高負荷運轉下換擋輕松自然,即便進行升檔時也不會出現明顯的停頓或頓挫感,而當你試圖通過降檔以應對難過的急彎時,變速器能夠提供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以避免打亂底盤的節奏。我不得不說,在方向盤上設置加減檔按鈕和傳統的在中控臺上設置變速桿的設計存在很大不足,操控并不方便。 (提醒寶馬:像M3那樣在方向盤后面設置簡單的換擋撥片就足夠了,我非常喜歡這種設置。)
不過盡管如此,檔位的設置與引擎轉速的匹配契合的非常完美,提供了強勁的直線加速性表現和換擋性能。官方公布的Z4 sDrive35is 0-60英里/小時(約合96公里)加速時間僅為4.7秒,比保時捷Boxster S快0.5秒。不僅如此,雖然這輛全新BMW Z4讓你專注于檔位切換,但它的加速性仍無與倫比。無論是什么轉速或檔位,總是能不斷的持續加速。在達到電子限速后的最高時速250公里之前,這款車的加速性可以與任何一款寶馬車相媲美。
當然,2011款寶馬Z4 sDrive35is絕不僅僅是對引擎進行了重新調校。它的轉向系統,車身控制,抓地力和整體反應加在一起都與Z4 sDrive35i完全不同——它們之間的差別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你甚至懷疑這兩款車是基于同一平臺嗎?
寶馬Z4標配的電子輔助轉向也進行了調整以便使sDrive35is能具備比Z4 sDrive35進一步增強的厚重感并提升其回饋水平。在車輛過彎時轉向輕重剛剛好,無論是慢速穿過街道還是高速在開放路面行駛轉向反應都很銳利迅速。
寶馬還徹底改進了Z4大量使用鋁制材料懸掛的動態特性以提供sDrive35is更凌厲的操控,而這恰恰是追求激烈駕駛,并從中獲得樂趣的消費者所追求的,同時也是每一個擁有Z4的消費者所希望獲得的。麥佛遜支柱式前懸和多連桿后懸在更堅固的前后平衡桿加持下得到強化,加上更硬的彈簧和重新調校的阻尼使整車動態行駛性能更趨運動化。
寶馬對底盤所做的最大改變是,一旦車輛加速到極限時,車輛的穩定控制系統不會過早進行干預——至少在干燥路面上是這樣。Z4 sDrive35is僅僅是繼續工作,按照你的意愿完成各項任務,而不會出現任何令人擔心的苗頭從而迫使你收回油門。即使是在高速轉彎過程中,它仍然體現出非凡的能力,并表現出完全可以應對一切難關的勇氣。
這款車的操控娛樂性也非常突出。按下變速桿旁邊的運動+模式按鍵可有效地脫離牽引力控制系統的羈絆,可以為那些愿意沉溺于轉向過度的人提供一個很好的享受機會。
但真正令人欽佩的成就是寶馬的懸掛系統工程師成功的讓Z4 sDrive35is在不損害行駛性能的同時提供干凈利落而吸引人的操控性。是的,這款Z4的行駛感更硬,不像sDrive35i那么柔順,但35is即使是在最極端的運動+模式下也能將電控阻尼設置保留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在車輛內部,2011款Z4 sDrive35is充滿了運動氛圍。支撐性很好的電動可調座椅可最低設置到地板位置,提供了傳統的運動車風格,坐在前排駕駛座上可以看到長長的前機器蓋輪廓線,非常誘人。多功能方向盤大小適中,高度和傾角都是可調的,盡管座艙內只容納了兩個座位,但通過調節座椅和方向盤仍能找到一個最舒適的位置。
在駕駛員前面是由M部門提供的灰色的儀表板,由于是來自寶馬運動車部門,因此也增加了運動感。在車內其他部分,包括門檻,排擋桿,地毯,甚至擱腳板上都印有M標識。當然,所有這一切使你想知道為什么寶馬M部門不專門開發一款M版的Z4 sDrive35is,其實它的各個方面都讓人聯想起M版車型。
2011款寶馬Z4 sDrive35is可能不會成為名副其實M版敞篷跑車。但在造型風格,性能,整體動力性和性能表現方面,最重要的,其內在特性,都堪比寶馬任何一款M版車型。2011款Z4sDrive35is的起價為61925美元(約合人民幣42.29萬元),而寶馬06年推出的M版Z4轎跑車售價比它高出幾乎1萬美元。這確實是一輛好車,但如此高的價位,恐怕只有刻意追求駕駛樂趣的消費者才會喜歡它,寶馬也只有依靠這部分顧客才能維持銷量。(本文來源:愛卡汽車網 )
- 1
Aventador 詢底價>> 648.8-738.88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威航 2500萬 詢底價>>
- 3 Panamera 113.8-312.5萬 詢底價>>
- 4 保時捷911 152.4-297.4萬 詢底價>>
- 5 尚酷 23.58-39.88萬 詢底價>>
- 6 奧迪A5 49.98-67.99萬 詢底價>>
- 7 蓋拉多Gallardo 348-490萬 詢底價>>
- 8 寶馬Z4 57.8-90.9萬 詢底價>>
- 9 奧迪R8 232.8-262.8萬 詢底價>>
- 10 科尼賽克CCXR 2600-4700萬 詢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