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以前有多少恩恩怨怨,也不論現在關系是多么復雜,僅憑借“戴姆勒-克萊斯勒”這個名字,就注定了奔馳SLK350與克蘋斯勒交叉火力之間的兄弟之情。況且,如今它們體內流淌的血液已經是那么的接近…… 奔馳SLK車型推出至今已經8年,憑借尊貴時尚的外觀以及獨特的折疊式硬頂,SLK贏得了眾多跑車迷們的青睞,8年來超過30萬輛的銷量,足以說明一切。但是,隨著消費者口味的不斷提高,僅憑借外觀已經無法完全贏得市場,并且“折疊式硬頂”已經不再是奔馳的獨門秘笈,眾多廠家在自己的跑車上已經普通開始采用這項技術。奔馳SLK350是奔馳最新推出的車型,此次推陳出新不僅在外觀和內飾上下了一番苦功,最吸引人的是搭載了最新研制的3.5L V6發動機。 2001年1月的底特律車展,作為概念車首次亮相的交叉火力便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克萊斯勒公司在8個月以后便決定將這款車投入生產。2003年2月,第一輛交叉火力量產車駛下生產線。交叉火力之所以在24個月內就可以實現量產,其主要原因還是拜奔馳SLK平臺所賜。由此可見,奔馳SLK350與交叉火力之間濃厚的血緣關系。 修長的前臉是奔馳SLK的一大特征,新一代SLK將正中的一道隆起更加突出,特別是在散熱格柵部位,顯得更加飽滿,超大的三叉戟車標鑲嵌其中,尊貴身份顯露無遺。兩翼的折線雖然不.是很夸張,但是棱角分明,既與中間部位隆起相呼應又順勢將前燈組展現出來。奔馳SLK車身側面,主要還是體現柔和的一面,除了自前翼子板中部經門拉手一直延伸到尾燈的腰線外,幾乎再也沒有任何的棱角。17英寸的合金輪轂應該算是大小合適,既不夸張也不失穩重。外拉式門把手是我們見過設計最好的一款,大小適中而且深嵌在門中,絲毫不影響車身的平滑性。與上一代車型相比,軸距增加了30mm,與眾不同的箭形車頭和車尾,以及楔形的車身輪廓從側面看最為明顯,其風阻系數僅為0.32,這在敞篷跑車當中是一個很好的成績。尾部的設計還是略嫌保守,穩重大氣,任何人都挑不出一點毛病,但就是缺少一點跑車的張揚以及另類的運動元素。  圖為奔馳SLK350中控臺
 圖為克萊斯勒交叉火力中控臺
交叉火力的車身設計是由克萊斯勒獨立完成的,擁有著克萊斯勒獨特的氣質,與奔馳SLK350沒有任何相像之處。車身的前半部分顯出獨有的穩重,與普通轎車沒有任何區別。強悍的橫豎交錯散熱格柵顯得格外沉穩,格柵上沿橫臥著克萊斯勒長長的車標。比SLK350還要保守的前燈組,將交叉火力襯托得更加穩重。交叉火力側面的曲線,充分展現出一部跑車的魅力,前18英寸、后19英寸的合金輪轂,前小后大,車身自然具有前;中的氣勢。腮部的兩個氣喉,也顯得格外霸氣。交叉火力尾部的曲線堪稱經典,自篷頂前部開始,一條弧線一直沿續至后保險杠,平滑飽滿,后翼子板上方,兩道寬寬的肩膀,將平滑圓潤的氣氛打破,并順勢帶出尾燈組,使整個尾部有骨有肉,毫不單調。兩個排氣管位于尾部的正中位置,與保時捷的Boxster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交叉火力采用的是水平并排放置。由于沒有采用敞篷設計,所以交叉火力對自己的后背箱就可以率性而為,因為特殊的尾部弧線,后背箱蓋就如同開了一個大天窗一樣,不僅取放物品方便,而且空間也相當可觀。
[1][2]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