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向明年21個地級市通高速公路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今年年底,汕(頭)梅(州)、廣(州)惠(州)、惠(州)河(源)二期、揭(陽)普(寧)四條高速公路將如期順利實現通車目標,并同時實行聯網收費,屆時梅州、河源、揭陽等市實現通高速公路,全省只剩下云浮還未有高速公路通達。加上今年已建成通車的京珠北、開陽高速公路,廣東省今年通車的高速公路里程達到45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300公里,創下廣東高速公路建設歷史之最。
粵東融入高速公路網
汕梅、廣惠、惠河二期、揭普等四條高速公路由廣東省交通集團具體組織建設。連日來,記者隨省交通集團檢查組奔走于四條高速公路的施工現場,看到大部分路面工程已基本完成,服務區、收費站、管理中心等設施也陸續完成。

這四條高速公路將為粵東人民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成為真正的“黃金大道”。它們使惠州、河源、汕頭、揭陽、梅州直接匯入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和珠江三角洲乃至港澳地區聯成一體的高速公路網絡中,同時也大大拉近了與江西、福建等“泛珠三角經濟圈”兄弟省份的距離。從廣州走廣惠和惠河高速公路到惠州、河源、汕頭等市,一路將與北二環、北三環(規劃)、廣深、惠鹽、河梅、深汕、常惠(規劃)等高速公路連接,北與在建的粵贛高速公路與江西相通。揭普、汕梅高速公路則使梅州與普惠、深汕、機荷、廣深高速公路相通。
一路高速開車好瀟灑
廣東省交通廳基建處處長劉可說,通山區高速公路是山區經濟特別是工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設施,它使出行更加便利、舒適、快捷,使山區和發達地區的聯系更為密切,也使貨物的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這番話在一位來往于粵贛的大貨車司機身上得到了印證。這位司機告訴記者,以前開車從江西走普通公路到廣州,一路上既要擔心貨期,也要擔心公路不平的路面給貨物帶來損毀。如果一路通了高速公路,開起車來就瀟灑多了。雖說路費增加了,但交貨時間提前了,油耗和維修、差旅費減少了,這樣算起來一個月還能運多幾趟貨,劃得來。據計算,四條高速公路開通后,廣州到惠州只需要1個多小時,廣州至汕頭節約了60多公里,而從梅州到深圳只需4小時。試想一下,驅車在這個巨大的高速公路網中,是何等瀟灑!難怪一位老汕頭驚嘆,十多年前從汕頭到廣州要花十幾個小時,廣深、深汕高速公路通車后只需6個多小時,廣惠開通后4個多小時就到了。
高速公路帶來大效益
高速公路給粵東人民帶來的何止“便利”。據介紹,高速公路每投資1元,就拉動了當地經濟2元甚至更多。以揭普高速公路為例,該項目起于揭東錫場鎮、止于普寧池尾鎮,全長45.93公里,概算總投資為18.99億元,基本都在當地消費,拉動當地直接消費估計為總投資的三倍。廣惠高速公路的建設、營運為期28年。營運前期全線平均日交通量接近3萬輛;營運后期全線平均日交通量將達8萬輛,預計每天收費200萬元—300萬元。最重要的是,作為廣東省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項目,這四條高速公路的開通,成為山區奔康之路,為粵東人民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則難以勝數。 (通訊員 黃建庭 毛海明 何萬華)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