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七代伊蘭特“遭遇”朗逸,誰才是年輕家庭的首選?
在成家立業后,購買家轎成為了生活剛需,而家庭用戶在買車時,自然希望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高配置、更佳體驗的車型。在熱門A級家轎市場中,朗逸和第七代伊蘭特(詢底價|查參配)都有著出色的表現,方方面面都能滿足家庭出行所需。而兩款車型進行正面較量的話,誰更高一籌呢?
家庭用戶買車都追求大空間,這樣在周末一家人出行時,乘坐才不會感到憋屈。我們知道,軸距直接決定了駕乘空間表現。在該數據上,第七代伊蘭特有著同級最長的2720mm軸距,后排腿部空間十分寬裕,而朗逸的2688mm軸距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而且后排中間地板還有著明顯的凸起,導致后排乘坐空間顯示十分局促。
▲朗逸后排空間
▲伊蘭特后排空間
而在車身“三圍”方面,第七代伊蘭特的長寬高分別為4680mm*1810mm*1415mm,朗逸則為4670mm*1806mm*1474mm,對比來看,第七代伊蘭特在車長和車寬都具有一定的優勢,而朗逸的車高表現更為出色,對大個子乘客十分友好。不過,基于第三代i-GMP平臺打造的第七代伊蘭特,通過將車身高度、車廂地板及座椅位置的下調,在充分保證車廂地板平坦的同時,也大幅增加了車內的頭部空間,因此伊蘭特的縱向空間表現完全不輸朗逸。因此想要買更為寬敞舒適的車型,顯然第七代伊蘭特是更好的選擇。
配置表現:兩車都很智能,第七代伊蘭特更豐富和實用
配置的豐富度是車型是否具有誠意的直接體現。而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普及,消費者在購車中也十分看重車輛的智能應用。
在這一方面,朗逸在連接手機后可將CarPlay、CarLife互聯投屏到8英寸中控屏中,聽歌、打電話等都方便了不少;另外朗逸還搭載了智慧車聯系統,具備語音識別、通過APP智聯控車(如遠程上鎖解鎖、查看車輛狀態)等相關功能,讓出行變得更加便捷。
而第七代伊蘭特的雙10.25英寸智慧連體屏中配備了第三代智能網聯系統,不僅支持百度CarLife、百度地圖,還支持QQ音樂、伴聽等在線娛樂功能。另外,該系統還擁有智能語音識別、車家互控、BLE藍牙鑰匙、BlueLink、位置共享等多項智能應用,不僅比朗逸更加豐富,實用性也優于對手。
比如在兩者都配備的語音識別和遠程控制中,朗逸只能通過語音控制電話和多媒體,其他位置還需要手動調節,而伊蘭特則可以通過語音控制空調、座椅、車窗等操作,而且這些操作之間的聯動性也很強,比如對車機說“我有點熱”,不但空調能自動降溫,車窗和天窗也能同時關閉;在遠程控制上,朗逸只能單純通過APP控制車輛,而伊蘭特的車家互控功能則可實現雙向控制,當你快下班時,通過手機的BlueLink APP遠程開啟車內空調冷風就能先為車內降溫,進入車內后再用該功能遠程開啟家里的智能電飯煲和熱水器,這樣一回家就能吃上熱飯、洗上熱水澡了。
安全表現:第七代伊蘭特23項ADAS配置“秒殺”朗逸
汽車智能化不僅令車輛擁有更多實用配置,眾多主動安全配置也成為不少車型的標配,讓出行更加安心和愜意。
在智能駕駛輔助方面,搭載了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統的第七代伊蘭特,擁有同級領先的23項ADAS配置,自動駕駛水平達到L2+級,在不同場景下都能為駕乘者提供安全保障。比如在通勤時,它的FCA-JT前方防碰撞輔助-交叉路對向車功能可以檢測前方、對向車道的車輛及騎行人,發現危險不但能預警還能介入制動,將風險化解;在高速時,開啟它的NSCC基于導航智能巡航控制功能,不僅能智能跟車、以安全車速通過彎道,還可以基于導航設定用合理車速經過限速路段,避免吃罰單;在下車時,它的SEW安全下車提醒會監測側后方情況,假如存在碰撞風險將及時發出警報,避免事故的發生……
而朗逸的智能安全配置就有些“拿不出手”,只搭載了AEB自動剎車輔助系統、MKB多次碰撞預防系統等幾項配置,而且帶啟停功能的自適應巡航系統、泊車后視影像系統功能只有頂配車型(指導售價:15.89萬)才搭載,而伊蘭特的中配車型(指導售價:13.38萬)就已經配置這兩項類似功能了。可見,第七代伊蘭特的智能安全應用不僅豐富,而且更具誠意。
總評
通過對朗逸和第七代伊蘭特在空間、智能應用和智能安全配置的對比,可以看出,第七代伊蘭特的綜合表現明顯高于朗逸,令汽車消費者可以用更少的預算買到更高品質的車型,讓后期用車生活更加輕松和安心!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