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吹響汽車科創人才集結號 | 長三角汽車科創學院揚帆啟航
安徽汽車產業邁上新臺階之后,如何形成可持續發展新動能?安徽汽車產業又如何向人才高地、創新高地躍遷?
10月15日,安徽汽車科創人才生態建設研討會在合肥創新院成功舉辦。會議由安徽省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協會”)主辦,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AUTO HUB聯合主辦。協會會長鄧向陽(安徽省前常務副省長)出席并發表致辭。會議上,作為積極推動汽車科創人才生態建設的重要舉措,由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AUTO HUB等機構聯合共創的長三角汽車科創學院正式揚帆啟航。
鄧向陽會長在致辭中指出,汽車產業看安徽,安徽汽車的未來關鍵看人才。安徽汽車產業規模已邁上新臺階,但與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要求相比,源自安徽的突破性、引領性創新仍顯不足。當前,安徽擁有雄厚的產業規模、多樣的產業生態、完整的產業鏈條,要想實現從“大”到“強”的跨越,要將“創新”和“人才”作為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汽車技術與產業創新中心的“金鑰匙”。
來自安徽省發改委(汽車辦)、省工信廳、合肥市及蕪湖市相關部門、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及投資界的近70位代表參加會議。與會代表立足不同視角,為汽車科創人才生態建設建言獻策,力將安徽打造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人才匯聚之地、價值實現之地。
協會秘書長吳曉東(瑞丞基金董事長、新汽車投資人俱樂部理事長)深度闡釋了本次會議舉辦的背景和意義,他表示,下一步協會將持續發揮平臺作用,當好政府參謀助手,鏈接整車與供應鏈企業,服務廣大會員,為安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前江淮汽車董事長左延安先生結合數十年的產業管理經驗,精辟地闡述了創新與人才的關系。他指出,“人才生態建設要以企業為基本,企業是創新主體,也是創新投入、創新應用主體,人才則是戰略、系統和文化。”他提出的“待遇是基礎,感情是紐帶,事業是根本”三個留人理念,以及必須向第二、第三層面延伸落地的論述,引發全場共鳴。
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秘書長卜杭正從區域協同的視角出發,強調了安徽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日益凸顯的重要作用。他提議長三角汽車科創學院通過整合區域內的產業、人才、科研等資源,加強安徽與長三角其他省市的協同聯動,共同完善汽車科創人才生態,與長三角汽車科創學院深度協作,為區域汽車產業升級提供助力。
協會副會長、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主任喻東表示,人才不是天生的,要吸引未來人才,鼓勵創造最重要,需搭建“大平臺支撐下的精兵作戰”體系,給人才成就價值的空間,讓人才在實戰中成長,形成一個人才“倍”出、創新涌動的良性循環,最終支撐安徽汽車產業實現從大到強、從制造到創造的跨越。
研討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葉強、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現代產業學院研究員潘軼山、中科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院長吳仲城等與會嘉賓也發表了深有見地的思考和建議。
作為本次研討會的重要成果之一,由協會支持并與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AUTO HUB等機構聯合共創的“長三角汽車科創學院”正式啟航,該學院將以“構建最優創新生態,挖掘新質生產力,賦能汽車科創企業成長”為使命,通過專業化、生態化、體系化賦能服務,著力打造創業者的超級能量場。
學院創始人王豐斌表示,長三角汽車科創學院立足安徽、輻射長三角,充分發揮共創機構資源優勢,全力打造汽車產業強大資源協作生態圈。同時,并匯聚近百位產業領軍人物、頂尖學者和資深投資人組成的導師團隊,打造覆蓋創業全周期的課程體系,通過行業研究、場景化實訓、產業鏈接、超級路演、榜單發布等特色活動,致力于成為汽車產業高端創新創業服務領域的標桿,成為汽車科創策源地。
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作為汽車產業新興戰略高地的安徽,通過各方協力打造長三角汽車科創學院,將吹響科創人才集結號。作為市場化生態化社群化開放型賦能平臺,長三角汽車科創學院致力于為車圈的創業者們打造一個深度鏈接、相互賦能、多元共生的“創業雨林生態圈”。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