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盡快規范車載導航儀市場
急速膨脹的車載導航儀市場
小董只是北京眾多使用車載導航儀的一位普通用戶。出租車司機嚴師傅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出租車公司從去年開始給所屬出租車裝配了車載導航儀。
日前,美國一家調查公司發布了全球車載導航儀市場供貨量的預測結果。2006年全球車載導航儀的供貨量為1980萬臺,2012年將是2006年的3倍。
車載導航儀在國內的發展同樣令人興奮。根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車載導航和遠程通信市場調查》結果,2005年車載導航及PND(個人導航設備)的市場規模為9萬臺。該經濟研究所預計,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臨近,公交車及商務車等導航配置率將不斷提高。同時,導航設備也將在普通家庭用車上快速普及。專家預測,到2008年,國內車載導航儀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元人民幣,到2015年,車載導航儀市場將達到260萬臺的規模。
導航儀使用過程中問題多
雖然有了車載導航儀,但小董仍然覺得有很多不便之處。她告訴記者:“在普通的主路和輔路行駛時,車載導航儀都能夠正確指示,但在立交橋或者出口較多的路上,車載導航儀的出錯率較高,有時候在橋上轉三四圈都找不到正確路線。”
小董使用車載導航儀的時間還不長,但偶然遇到的問題讓她很撓頭。她說:“買了車載導航儀以后,大約每半年就要下載新地圖一次,每次的價格為50元。”
但據業內專家介紹,以目前的水平,一個地圖的成本價格應該在幾百元左右。以50元的價格購買到幾百元的地圖,顯然在地圖的質量上要打很多折扣。
據記者了解,目前使用車載導航儀的用戶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而地圖不精確、指示錯誤是目前用戶投訴比較多的問題。
導航儀市場缺少監管
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有關專家告訴記者,目前車載導航儀的進入門檻很低,GPS芯片都是從國外購買,組裝后就可以推向市場。事實上,車載導航儀是一個集成設備,除了芯片,還要有計算機、網絡、信息等多方面的匹配,任何一方面出問題,都會使車載導航儀的使用出現問題。由于國家沒有針對車載導航儀的標準,很多導航儀缺乏必要的試驗,在高寒、高溫、顛簸、側傾等情況下,車載導航儀會出現很多問題。
據了解,國內從事車載導航儀生產的廠家有幾十家。但這位專家表示,由于國家沒有車載導航儀標準,也就無法對這些產品進行規范。該協會專家說:“面對車載導航儀市場,很多公司缺乏理性,由于國家沒有標準,也不對這些企業做資質審核,盲目進入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大量充斥市場,仿冒現象嚴重,使消費者對使用車載導航儀產生一些懷疑。這也成為目前車載導航儀發展的障礙。”
據了解,從最初的2萬多元一臺,到目前的幾千元一臺,車載導航儀價格降下來了,但質量降的更多。
她說:“這些企業要么硬件不錯,軟件欠缺;要么軟件強,硬件是軟肋。這些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是電腦專家,但不是通信專家。總之,車載導航儀的專家太少。”
除了國家相關部門缺少監管、缺少必要的行業標準,不少公司也存在只做一錘子買賣的心理。該協會專家說:“車載導航儀除了要提供硬件服務,更重要的是軟件服務。”
業內人士呼吁,國家應該盡快建立車載導航儀的生產資質審核,盡快規范車載導航儀市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