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用品緣何戀上“洋裝”
[
07-11-13 10:38
] 太平洋汽車網
“我買了一瓶車用香水放在車內,結果一坐到車內就覺得胸悶、頭暈,原來是新買的車用香水惹的禍!痹卩嵵菽持脴I公司工作的徐女士提起這事,就一肚子的火!爱敵踬I時,我見香水瓶的包裝全是外文,就聽信了店員的話,以為自己占便宜淘到一瓶進口香水,到頭來卻是一瓶劣質香水!
在琳瑯滿目的汽車裝飾品市場,不少汽車美容裝飾用品的外包裝沒有任何中文標志,或是日文,或是韓文,或是英文……這不僅讓消費者看不明白,而且很容易被蒙騙。
外包裝鮮見中文標志
目前,在鄭州市場上充斥著不少基本標志不全的汽車美容裝飾用品。近日,記者在一家汽車裝飾店里,看到幾款固體車蠟,外包裝上全是日文,店員告訴記者:“這是進口蠟,效果很好!碑斢浾咛岢觯床欢厦娴奈淖植恢绾问褂脮r,店員表示:“和一般車蠟一樣,就是在車漆上打就可以!敝劣谟惺裁醋⒁馐马,店員說:“那就不太清楚了。”
隨后記者在另一家汽車裝飾用品店內看到,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車用香水,從一二十元的國產香水到幾百元的進口香水,記者仔細“挑選”起來。從包裝上的文字來看,多為日文,也有一些中文,而這些文字僅僅標示“使用方法”、“注意事項”。有幾款卡通造型的汽車香水,上面還掛有“迪斯尼”標牌,但是記者發現在汽車香水盒的背面全部都是日文和英文,店主解釋說這是進口貨,還沒來得及貼中文標志,但記者在包裝盒底部卻發現“MADEIN CHINA”(中國制造)。
在記者走訪調查中,不僅是汽車香水、車蠟類的裝飾品的包裝存在著類似問題,一些汽車改裝件、汽車電子用品、太陽膜等,包裝上也是中文、日文或英文夾雜,有的汽車裝飾用品包裝上甚至看不到任何中文標志,生產日期、有效期等更難找到。
穿“洋裝”緣于高利潤
消費者看不懂,經銷商解釋不清,那么,為何汽車美容裝飾用品那么喜歡穿“洋裝”?
對此,河南汽車用品行業協會趙秘書長告訴記者,造成汽車美容裝飾用品穿“洋裝”的原因,大致有三種,其一,一些進口的產品是在國內組裝或分裝的,但卻沒有明確標示;其二,國外汽車用品廠家希望開拓中國市場,但目前還缺乏相關國內認證;其三,一些國產商品采用國外包裝,以提高身價。
除此之外,穿“洋裝”的背后則有著巨大的利益驅動在“作怪”!皟r格低廉的國產汽車裝飾用品一旦穿上‘洋裝’,身價就會倍增。”在汽車美容裝飾行業工作的高先生私下向記者透露,以國產香水為例,低檔香水進價只有3~5元,但換上個包裝,立刻能賣到上百元。他表示,“中國人買東西喜歡看包裝,只要打著進口旗號,就能賣個好價錢!焙苊黠@,一些汽車用品商正是看準了消費者的“崇洋”心理。“這種做法,其實已是汽車美容裝飾業的一個潛規則!币晃粯I內專家更如此直言。
如何辨別真假“洋貨”
如何辨別這些真假洋貨,讓消費者避開這些潛規則,明明白白消費呢?
“正規的進口商品有20多位國際碼,國際碼可以通過電子掃描,而假的進口商品的國際碼,往往不太清晰無法掃描。同時,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進口汽車裝飾用品,外包裝上雖然大多是外文,但上面一般都貼有打印的中文標簽。”奧德巴克斯鄭州萬通廣場店店長高源告訴記者,“由于一些國外汽車用品廠商生產的汽車精品裝飾,沒有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大多是本土生產銷售商品,直接通過中國的貿易公司進口過來,中國的貿易公司會在商品上貼上打印的中文標志、產品說明等。”
“汽車用品行業協會已在汽車香水、護理、氙氣大燈等用品上,開始采用統一‘正品標志’,消費者可以通過查看商品上有無‘正品標志’來判斷。”趙秘書長還表示,消費者還可以查看經銷商是否有某商品的授權證書,正規進口商品則還應有海關相關進口手續。比如,進口太陽膜應該有廠家的認證證書、海關手續,而且有保質期,比較規范。
汽車美容政策有望規范
事實上,除了讓消費者提高辨別能力外,很顯然,汽車用品市場更需要相關政策、法規來進一步規范。
對此,汽車裝飾及用品專業委員會主任吳海指出,目前汽車后市場的確存在著這些問題,一些汽車用品以進口品牌的名義,糊弄消費者;或者假冒一些名牌產品,對被仿冒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吳海同時表示,由于現行的產品國家標準一時還不能馬上出臺,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很有必要對現行的一些汽車用品采取標志管理+備案管理的方法,對于所有進口的產品必須有很明確的中文標志:品名、規格、廠址等,并要進入備案登記,做到有據可查。如進口產品無此標志,則有關部門可將其判斷為不合格產品。
據悉,在《汽車美容裝飾業經營規范(征求意見稿)》中已明確要求,汽車美容裝飾用品店所出售的商品外包裝上應用中文標明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廠名廠址,產品必須附上生產廠的出廠檢驗合格證。如果所銷售的商品為進口的產品,應在包裝上用中文標明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原產地等,如屬于國內組裝,國內分裝的商品,應明確標示。
在琳瑯滿目的汽車裝飾品市場,不少汽車美容裝飾用品的外包裝沒有任何中文標志,或是日文,或是韓文,或是英文……這不僅讓消費者看不明白,而且很容易被蒙騙。
外包裝鮮見中文標志
目前,在鄭州市場上充斥著不少基本標志不全的汽車美容裝飾用品。近日,記者在一家汽車裝飾店里,看到幾款固體車蠟,外包裝上全是日文,店員告訴記者:“這是進口蠟,效果很好!碑斢浾咛岢觯床欢厦娴奈淖植恢绾问褂脮r,店員表示:“和一般車蠟一樣,就是在車漆上打就可以!敝劣谟惺裁醋⒁馐马,店員說:“那就不太清楚了。”
隨后記者在另一家汽車裝飾用品店內看到,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車用香水,從一二十元的國產香水到幾百元的進口香水,記者仔細“挑選”起來。從包裝上的文字來看,多為日文,也有一些中文,而這些文字僅僅標示“使用方法”、“注意事項”。有幾款卡通造型的汽車香水,上面還掛有“迪斯尼”標牌,但是記者發現在汽車香水盒的背面全部都是日文和英文,店主解釋說這是進口貨,還沒來得及貼中文標志,但記者在包裝盒底部卻發現“MADEIN CHINA”(中國制造)。
在記者走訪調查中,不僅是汽車香水、車蠟類的裝飾品的包裝存在著類似問題,一些汽車改裝件、汽車電子用品、太陽膜等,包裝上也是中文、日文或英文夾雜,有的汽車裝飾用品包裝上甚至看不到任何中文標志,生產日期、有效期等更難找到。
穿“洋裝”緣于高利潤
消費者看不懂,經銷商解釋不清,那么,為何汽車美容裝飾用品那么喜歡穿“洋裝”?
對此,河南汽車用品行業協會趙秘書長告訴記者,造成汽車美容裝飾用品穿“洋裝”的原因,大致有三種,其一,一些進口的產品是在國內組裝或分裝的,但卻沒有明確標示;其二,國外汽車用品廠家希望開拓中國市場,但目前還缺乏相關國內認證;其三,一些國產商品采用國外包裝,以提高身價。
除此之外,穿“洋裝”的背后則有著巨大的利益驅動在“作怪”!皟r格低廉的國產汽車裝飾用品一旦穿上‘洋裝’,身價就會倍增。”在汽車美容裝飾行業工作的高先生私下向記者透露,以國產香水為例,低檔香水進價只有3~5元,但換上個包裝,立刻能賣到上百元。他表示,“中國人買東西喜歡看包裝,只要打著進口旗號,就能賣個好價錢!焙苊黠@,一些汽車用品商正是看準了消費者的“崇洋”心理。“這種做法,其實已是汽車美容裝飾業的一個潛規則!币晃粯I內專家更如此直言。
如何辨別真假“洋貨”
如何辨別這些真假洋貨,讓消費者避開這些潛規則,明明白白消費呢?
“正規的進口商品有20多位國際碼,國際碼可以通過電子掃描,而假的進口商品的國際碼,往往不太清晰無法掃描。同時,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進口汽車裝飾用品,外包裝上雖然大多是外文,但上面一般都貼有打印的中文標簽。”奧德巴克斯鄭州萬通廣場店店長高源告訴記者,“由于一些國外汽車用品廠商生產的汽車精品裝飾,沒有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大多是本土生產銷售商品,直接通過中國的貿易公司進口過來,中國的貿易公司會在商品上貼上打印的中文標志、產品說明等。”
“汽車用品行業協會已在汽車香水、護理、氙氣大燈等用品上,開始采用統一‘正品標志’,消費者可以通過查看商品上有無‘正品標志’來判斷。”趙秘書長還表示,消費者還可以查看經銷商是否有某商品的授權證書,正規進口商品則還應有海關相關進口手續。比如,進口太陽膜應該有廠家的認證證書、海關手續,而且有保質期,比較規范。
汽車美容政策有望規范
事實上,除了讓消費者提高辨別能力外,很顯然,汽車用品市場更需要相關政策、法規來進一步規范。
對此,汽車裝飾及用品專業委員會主任吳海指出,目前汽車后市場的確存在著這些問題,一些汽車用品以進口品牌的名義,糊弄消費者;或者假冒一些名牌產品,對被仿冒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吳海同時表示,由于現行的產品國家標準一時還不能馬上出臺,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很有必要對現行的一些汽車用品采取標志管理+備案管理的方法,對于所有進口的產品必須有很明確的中文標志:品名、規格、廠址等,并要進入備案登記,做到有據可查。如進口產品無此標志,則有關部門可將其判斷為不合格產品。
據悉,在《汽車美容裝飾業經營規范(征求意見稿)》中已明確要求,汽車美容裝飾用品店所出售的商品外包裝上應用中文標明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廠名廠址,產品必須附上生產廠的出廠檢驗合格證。如果所銷售的商品為進口的產品,應在包裝上用中文標明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原產地等,如屬于國內組裝,國內分裝的商品,應明確標示。
|
|
下一篇:汽車保暖坐墊扎堆上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