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10 EM-P AI電混技術解讀 又省又穩的秘密在哪?
【太平洋汽車 技術頻道】8月11日下午,在領克10 EM-P開啟預售之前,領克官方安排了一場展示EM-P AI電混能力的直播,通過山路、高速、城市等多路況多場景,全面展示了領克10(詢底價|查參配) EM-P的能耗、動力與操控表現,也讓網友見識到了領克EM-P AI電混系統在實際路況中的實力。
不過,直播畫面只能展示領克10 EM-P表層的運動姿態,至于在看不見的深層領域,領克EM-P AI電混系統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呢?接下來我們就深入到技術層面,看看這套智能的電混系統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領克10 EM-P是領克旗下首款中大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采用1.5T Evo全新電混專用引擎+DHT Evo混動電驅,DHT Evo混動電驅由P1電機+P3電機+3擋變速箱組成,與后橋P4電機協同工作,最大功率390kW,最大扭矩755N·m,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5.1秒,極速可達210km/h,CLTC虧電油耗低至4.2L/100km——即便一周五天通勤(每天50km),一箱油也能輕松應對。
新車全系標配的四驅系統堪稱技術亮點:P4電機可完全解耦,空載時實現零拖曳損失,能耗可降低5%;其介入響應時間僅10ms,遠快于傳統燃油車適時四驅的200ms,能在起步、高速、山路、雪地等場景動態分配動力,如雪地可實現前后軸50:50扭矩分配。
而在電池方面,新車提供了兩種選擇:18.4kWh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純電續航120km),及38.2kWh衢州極電神盾金磚電池(純電續航240km)。其中,金磚電池具備4500次循環壽命、SOC<20% 全功率放電、10-60%充電小于13分鐘等特性,通過三重技術滿足新國標安全標準。底盤則基于CMA Evo平臺,采用純鋁合金雙叉臂前懸與增強版五連桿后懸,配合液壓可變阻尼技術,平衡操控與舒適。
在智能硬件上,領克10 EM-P首搭英偉達 Thor 芯片(700TOPS算力),支持多模態大模型部署,為千里浩瀚H7輔助駕駛系統提供支撐。該系統依托23.5 EFLOPS算力儲備和5倍于行業平均的安全數據庫,實現43項輔助駕駛功能,包括AEB(最高130km/h剎停)、G-AES(連續避讓2次)等。
在感知層面,領克10 EM-P全系標配速騰聚創M1 PLUS激光雷達(具備200m探測距離,精度<3cm),配合11顆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及12顆超聲雷達,共29個傳感器,實現全方位環境監測。車機系統LYNK Flyme Auto基于高通8295芯片,支持大卡片交互、多任務小窗及AI Agent(智慧用車、出行規劃等功能),并通過Flyme Link 2.0實現跨設備互聯。
依托今年6月吉利發布的行業首個基于AI場景引擎的動力域智能體——星睿AI云動力2.0,領克10 EM-P還可實現四大核心功能:智慧能量管理(動態優化能量分配,節能提升5%)、智慧健康管理(動態保養周期,電池壽命延長15%)、智慧補能管理(智能推薦充電)、智慧運動控制(含G-CSS過彎輔助等)。
因此,領克10 EM-P相當于配備了5個動力源(P1、P3、發動機、后輪P4雙電機),且動力源之間互為“備份”,讓動力更強勁、不斷檔、駕駛更安全。而動態扭矩分配方案可通過AI大模型,自動識別車外環境、輪胎滑移率、車身姿態和用戶意圖等,動態分配四輪扭矩,讓車輛在山路、雪地等危險場景下行駛更安全。
上面提到的領克10 EM-P技術設計,雖然看著復雜,但回歸到本質,其實是對用戶多元場景需求的精準回應:通勤場景的低能耗、長途自駕游的續航、家庭出行的舒適、復雜路況的穩控,以及日常使用的智能便捷。在領克EM-P AI電混2.0的加持下,也確實做到了“讓這臺車怎么開、在哪開、誰來開都能省都能穩”。
領克10 EM-P目前已經正式開啟預售,新車共推出3款車型,預售價區間為19.2-22.2萬元,將于9月上市。現在下訂還能至高享價值18000元三重豪華權益,包括1000元訂金抵3000元購車款、限時贈送價值8000元哈曼卡頓23揚聲器音響升級包、限時8000元享價值16000元運動套間包等,對這款新車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早日下單。(文:太平洋汽車 李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