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第一次保養后你不去拉高速的話對提速一般不會有太大影響的,拉高速主要是使汽車各不見磨合更舒暢,一定程度上清潔積碳,一般拉高速都是在保養前的.也有在保養后拉高速.拉高速后車輛油耗會相應降低一點.對于提速一般不會有什么影響.新車磨合實際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發動機磨合及車輛行駛系磨合。 針對這兩部分,我們著重了解需要磨合的部位及磨合的里程。 發動機:關鍵的磨合部位有:活塞環/缸筒配合面; 曲軸/軸瓦配合面; 氣門/氣門口配合面; 凸輪軸/缸蓋配合面; 正時鏈條/連輪配合等。 在發動機上述部位都磨合良好時才能可靠輸出最大功率,即可以較長時間高速運行。參照一般發動機作臺架實驗前對新發動機的磨合程序:快速磨合由6個4小時的循環組成,每個循環由13個工況(不同的發動機轉速與負荷,由低轉速向高轉速、低負荷向高負荷運行)構成,共計24小時。標準磨合時間一般在72小時以上。 如換算到行車磨合中,以平均車速50公里/小時,也要有三千多公里的磨合里程,磨合好的發動機的運行阻力將下降80%以上,曲軸箱竄氣量下降50%以上。 車輛行駛系:關鍵的磨合部位有:制動系統; 變速器/驅動橋; 輪胎; 傳動軸; 軸承等; 在行駛系中,制動系統一般要經過500公里的磨合才能達到較好的制動效能。變速器/驅動橋經過1000公里的運行,基本各擋位都可以正常運行了。新輪胎要經過300-500公里運行,才能使輪胎的對地附著力達到最大。傳動軸、軸承也有磨合的需要, 所以,對整車的較為合適的磨合方法是:在1000公里內控制車速不超過120公里/小時,做到不急加速、不急減速、不虧擋行駛、不高轉速行駛。主要目的是磨合行駛系和發動機低負荷運行磨合。1000公里以后開始進入較高車速運行磨合。首先磨合120-140公里/小時速度段:在較好的路況下,現穩定運行120公里/小時車速一段路程,水溫正常后,將車速提升至140公里/小時,數秒鐘后將車速降回120公里/小時,穩定幾分鐘后,再將車速提升至140公里/小時,運行時間適當延長至十幾秒,然后將車速降回120公里/小時,穩定幾分鐘后,再將車速升至140公里/小時反復多次,逐漸將140公里/小時運行時間延長,直至穩定連續運行140公里/小時車速。每個磨合速度段累計運行至少200公里以上,才能磨合下一速度段。磨合完120-140公里/小時速度段,可以開始磨合140-160公里/小時速度段,方法與磨合120-140公里/小時速度段相同,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后還可以對160-180公里/小時速度段磨合。 磨合過程中最重要注意的是:水溫!如遇水溫高,應馬上減速,當有儀表上警告燈亮時,應馬上停車熄火,查明原因。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