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僅6.98-7.98萬元的起亞奕跑在8月22號正式上市了,如此低的價格創下了合資SUV的新下限。時尚的外觀,實惠的價格加上不錯的配置,起亞奕跑如今是徹底拉下了合資的架子,想靠性價比來走一波量。不過,在當前SUV整體銷量下滑的環境下,起亞奕跑能夠如愿以償么?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外觀設計亮眼,但配置選裝有貓膩韓系車的最大優點之一就是高顏值,奕跑同樣也不例外。作為一款主攻年輕消費者的潮流SUV,外觀足夠亮眼。采用的是起亞最新家族式虎嘯進氣格柵設計,搭配鍍鉻飾條與大尺寸梯形進氣口,加上雙色車身設計,非常時尚新潮。內飾采用撞色設計,黑色為主加入橙色飾條及鍍鉻元素,使得整車更加時尚。不得不說,韓系車玩視覺還是很有一套的。至于配置規劃,從表面上看也不算差,8英寸顯示屏、無鑰匙進入和啟動、HAC上坡輔助、DBC陡坡緩降、TPMS胎壓監測等等,但仔細研究,卻發現奕跑玩了一個小小的貓膩,很多實用性的配置都需要選裝,比如自動擋車型的車聯網、GPS導航、電動天窗都屬于選裝項目,而手動擋更離譜,連救命的車身穩定系統都需要選裝,可見,在超低的價格背后,奕跑還是和消費者耍起了心眼。在談車君看來,這種表面低價,實則要選裝的伎倆最后可能會得不償失,引起消費者的反感。重外在輕內核,行駛品質堪憂如果從外在的顏值和配置來說,奕跑看起來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不過可惜的是,如今的中國消費者已經被市場教育得更加懂車,單靠外在的東西已經不足以打動他們,而在關乎行駛質感的核心部件上,奕跑的缺點卻很明顯。其1.4L發動機匹配5MT手動擋變速箱版本最大功率為95馬力,匹配6AT自動擋變速箱的版本最大馬力為100馬力,從賬面數據上而言,不要說和繽智搭載的那臺131馬力的1.5L發動機作對比,就連寶駿510的1.5L都能有112馬力。奕跑的動力表現可想而知。再加上后扭力梁懸掛,我像稍微對操控有一點追求的消費者面對這樣的配置都會鄒起眉頭。雖然,車身尺寸并不是小型SUV的強項,但是奕跑長*寬*高分別為4100*1735*1503(帶行李架為1533)mm,軸距為2570mm的尺寸表現在同級別車中也是過于遜色,直接表現就是后排擁擠以及腿部空間局促,很像想象消費者愿意為了一個起亞的logo而忍受這種憋屈,因為同價位比它空間大的自主SUV并不少!品牌號召力江河日下,面對自主品牌圍攻恐難招架在起亞奕跑上市之前,和它屬于同一平臺的北京現代ENCINO就先試水了,其銷量從上市首月的4000多臺已下滑至100臺不到,姊妹車型的失敗也給起亞奕跑的上市蒙上了一層陰影。而在這背后,最關鍵的原因在于韓系車的品牌力在現在已經大不如前,比起像是大眾、豐田以及本田這樣的品牌,在現在的國人心中,現代和起亞已經逐漸邊緣化,甚至部分國人認為像吉利、長城等一線自主品牌的品牌力都超過了韓系品牌,由此看來,奕跑要想憑合資身份打天下是比較難的。除此之外,小型SUV市場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自主品牌如寶駿510、遠景X3以及長安CS35等等都已在此領域深耕已久,論性價比奕跑也沒有什么優勢。起亞奕跑要面對如此多的對手圍攻,突圍并不容易。在自主品牌還沒崛起的時代,韓系品牌作為合資車型,以其漂亮的顏值以及豐富的配置,加上稍低的價格在國內汽車市場混得不錯。但是在越來越成熟理性的中國汽車市場,單靠顏值和豐富的配置已經很難贏得消費者的心的,并且韓系品牌對對于核心技術的同步引入一直并不是很積極,反而在明星代言上倒是狠下功夫,久而之久,中國消費者對于韓系品牌也失去了耐心。起亞雖然SUV產品線豐富,但是KX系列產品KX3、KX5和KX7今年七月合計銷量竟然都沒超過200輛!而作為入門級的起亞奕跑要想突破這個慘淡的局面,實在難!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