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汽車快速發展階段,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世界上有20余家汽車公司相繼成立,汽車生產組織形式由家庭作坊式過渡到大規模標準化和流水線生產,(標志性事件1913年美國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線生產T系列車型)。
第二階段是汽車發展的全盛時期,從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初。主要標志是德國大眾甲殼蟲汽車風靡全球,日本汽車工業迅速崛起。
這個時期的汽車技術主要是向高速舒適方面發展,50年代轎車的功率已經可以達到280千瓦最,高車速達到時速200公里以上,并且采用流線型車身,前輪獨立懸架液力自動變速器,動力轉向,動力制動,全輪驅動,低壓輪胎,子午線輪胎等相繼出現。
帶三階段是汽車企業兼并改組時期,20世紀70年代以后至今世界汽車年產量穩定在5.6千萬輛,由于發達國家汽車保有量趨于飽和,汽車生產過剩,市場競爭激烈,各大汽車公司通過參股、控股、轉讓、兼并加速了汽車工業的國際化和高度壟斷。
在這個時期內韓國加速崛起汽車工業也從60年代開始起步,沿著配件裝配,零部件國產化自主開發的發展道路成功的實現了質的跨越。
擴展資料:
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1984年北京吉普成立,是我國第一個合資汽車廠。先后引進先進技術100多項,1950到1992年42年從0到年產100萬輛。
從年產100萬輛到200萬輛用了8年,從年產200萬輛到300萬輛用了2年時間,從年產300萬輛到400萬輛用了1年,2008年底,年產量達到937萬輛,這期間存在的問題品牌基本上來自于國外,自主開發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