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成方的就是途安,多加三個后座就是夏朗,加高底盤就是途觀,再撐大點就是途銳,拍扁就是尚酷,加個屁股就是速騰,短點是POLO,搓圓了就是甲殼蟲…" 網友口中的經典段子,說明了高爾夫對于大眾品牌的重要性,毫不夸張的說,高爾夫就是大眾的靈魂車型。如今高爾夫已經迎來了第八代車型,并且即將在國內上市,然而這款經典車型卻給大眾帶來了新的危機。 第八代高爾夫訂單爆冷 前一段時間,大眾經銷商協會主席Dirk Weddigen von Knapp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作為大眾品牌的靈魂車型,歷代高爾夫的訂單數量都沒有像第八代高爾夫現在這么低過。 我們都知道高爾夫是大眾一款經典的全球車型,運動激情的外觀以及出色的操控性能,讓其成為了眾多車迷心中的信仰,每一次換代都會激起熱烈討論,并收獲眾多訂單。然而第八代高爾夫的換代,輿論卻一邊倒的表示不買賬。 大眾經銷商協會主席Dirk Weddigen von Knapp狠狠地批判了第八代高爾夫,他,"第八代高爾夫質量太差,簡直就是災難,在上市后還遇到了大規模生產問題,這是歷代高爾夫都沒經歷過的。" 這里Dirk Weddigen von Knapp提到的生產問題,指的是2019年5月,第八代高爾夫部分車輛中發現了軟件問題,會導致緊急呼叫系統e-call有時不能正常工作,而司機不能使用來撥打緊急電話。因此導致原本計劃2019年9月亮相的第八代高爾夫推遲到了2019年10月底。 "這只能叫做7.5代車型"! "這只能叫做7.5代車型",這句話很精辟的總結了為什么車迷對第八代高爾夫并不滿意。總之,第八代的高爾夫缺少了一些創新和突破。 第八代高爾夫變化最大的地方在內飾方面以及數字化方面。 首先,內飾方面,大眾給新車營造了一個數字化座艙。比起第七代車型,內飾方面的 科技 感、豪華感提升了不少。尤其是擋把放棄了過去的大雞腿,而是采用了一個類似保時捷擋把的設計,看上去非常有 科技 感。 然后,數字化方面,第八代高爾夫誕生于MQB Evo平臺,總線帶寬由500K提升至2M,通訊率為100Mbit/s,且搭載了CANFD總線及車載以太網技術,不僅可以實現V2X功能(vehicle to everything,車輛可以與其他車輛,甚至是基礎設施進行數據交換,可規避交通事故,緩解擁堵),能夠實現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全面升級。 除了上述兩方面,第八代高爾夫的變化并不大。 首先,在動力系統方面,發動機仍然是第七代車型中期改款時就已經在用的1.5T EA211 EVO發動機,動力參數依然維持在同樣的水平:最大功率依然保持在110kw/150PS的水平,并可以在1500rpm到3500rpm之間輸出250Nm的峰值扭矩。在350bar油泵以及GPF (汽油顆粒捕捉器)幫助下,排放符合歐洲最新的歐6d-temp標準。 只有傳動方面有一定變化,就是搭載了第八代高爾夫換上了第四代DQ200 7速干式雙離合變速箱,相比于第三代技術,其故障率,換擋頓挫現象、燃油經濟性都得到了一定改善。 另外,第八代高爾夫搭載了48V輕混系統,能夠實現40%的動能回收,不僅能提升燃油經濟性,更可以改善其NVH的表現,以及起步階段發動機啟停功能的體驗感以及駕駛的暢快感。 然后,在外觀方面,第八代高爾夫被稱作是46年改變最小的一代車型,僅僅在細節方面做了一些調整。比如中網部分,貫穿式的鍍鉻條把雙側大燈上方的燈帶聯結在一起,再加上進氣格柵兩側的"胡須"設計,前臉的視覺效果更加低趴。車頭的下保險杠位置,也增加了更多黑色裝飾,看上去更加犀利一些。 國產車型確定1.5T缺席 不過對于國人來說,對第八代高爾夫更為失望的還是在于國產后的簡配、縮水。 早在6月份,一汽大眾已經向工信部申報了第八代高爾夫的國產車型,這意味著新一代高爾夫離我們已經不遠了。而且近日也有信息曝出,國產的第八代高爾夫會在10月份正式上市。 不過,讓人比較失望的是,工信部申報顯示,高爾夫車迷們所期待的代號EA211 EVO的全新1.5T并沒有出現,國產車型依然是搭載1.4T的老款的EA211 DJS發動機,就連參數也是一模一樣的110kw(150匹)。 其實國產高爾夫在國內的口碑,早就因為第七代車型引進國內時配置大幅縮水產生危機。其飽受詬病的地方就在于,不僅將后懸架從四連桿獨立懸架改為扭力梁非獨立懸架,而且底盤材質也由鋁變成了鋼。 根據此前相關媒體的報道,歐洲市場的第八代高爾夫底盤有回歸第六代車型的全鋁底盤,不過1.5T以下的排量前軸依然是全鋼的部件,后軸依然會采用非獨立懸架,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板車結構。這就可以想象,國產的第八代高爾夫底盤會是什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