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發展歷程可追溯到上世紀 80 年代。

1983 年,博世的工程師就著手研發減少車輛打滑失控的系統。他們鉆研當時的 ABS 系統,打算用相似科技控制車身動態,歷經十多年,于 1995 年推出首個車用電子車身穩定系統。

與此同時,德國奔馳在 80 年代晚期也開展類似系統研發。1992 年,博世和奔馳達成協議,計劃 3 年內合作完成電子車身動態系統并推向市場。

1995 年,奔馳與博世在 S 級車型上搭載 ESP 系統,最初只在頂級 V12 車型配備。之后,級別更小的車型也逐漸受益。

在發展過程中,牽引力控制系統是 ESC 的前身。1987 年,奔馳和寶馬最先在汽車上裝備牽引力控制系統,其通過對每個車輪施加不同制動力和驅動力保持牽引力,但設計初衷并非輔助轉向。

后來,三菱裝備的 ASTC 使牽引力控制系統進一步進化,與現代的 ESC 系統大體一致,目的包括幫助駕駛者在過彎時讓車輛按預定路線行駛。

目前,ESP 在歐美等國家已成為汽車標準配置被強制安裝。在德國,超過 70%新注冊車輛配備 ESP。高檔車上 ESP 是標準配置,中檔車裝配率迅速提高,緊湊型車稍低。大眾汽車做得較好,十幾萬的速騰也將 ESP 作為標配,還裝備在甲殼蟲、Golf GTI、輝騰邁騰、途銳等全系車上。

裝備 ESP 系統的車輛,發生意外時重傷率能降低 25%,死亡率降低 35%。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4.59-17.09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換胎的正確步驟包含停車、警示、取工具、松螺栓、舉升車輛、卸胎裝胎、降下千斤頂緊固螺栓以及后續檢查等一系列操作。首先,要將車停在安全平坦處,拉緊駐車制動,掛停車擋并鎖車,打開雙閃,在合適距離放置三角警示牌。隨后,用套筒扳手按對角線順序擰松固定
如果追求性價比,二手君越2012 - 2015年款是不錯的選擇。君越不同年份款各有特點,2016 - 2018年款雖技術配置先進,但保值率下降;2008 - 2011年款缺乏最新科技配置。而2012 - 2015年款,既過了產品中期改進階段
判斷救援車搭電是否成功,可通過多方面來觀察。啟動車輛后,若儀表盤故障燈熄滅、電量警示燈恢復正常,發動機運轉平穩持續,車內電器設備能正常工作,且電瓶電壓處于 13.5V 至 14.5V 的正常范圍,基本就能判定搭電成功。這涵蓋了車輛顯示系統、
二手考斯特車的價格因品牌、車齡、行駛里程、配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大致在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范圍。車齡較長、行駛里程多的車輛,價格通常在5萬到8萬元;車況較新、行駛里程少、配置高的價格會高很多,可達幾十萬元。不同品牌的二手考斯特價格也有差異,豐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