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行車制動器是否需要維修
判斷行車制動器是否需要維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車輛跑偏,如果感覺剎車片或制動踏板難回位,可能是制動液受污染或系統(tǒng)安裝調(diào)節(jié)有問題。
方向盤抖動,尤其是駕駛五年或行駛五萬公里以上的車,多因剎車盤異常磨損,換剎車盤可解決。
制動踏板變軟,可能是制動壓力不足,要檢查。
噪音異常,起步或止步時有噪音,盤臟或片磨損不均,僅噪音且性能未受影響,清潔后可用;聽到響亮金屬碰撞聲,應(yīng)立刻更換。
剎車無力,通常由傳輸管路失壓造成,要檢查相關(guān)接口。
剎車發(fā)抖,在老車上常見,因磨損大,剎車盤片平整度失準,可打磨或更換剎車盤。
剎車不回位,要判斷制動液、分泵、管路及接頭、總泵和分泵零部件有無問題。
剎車變硬變軟,變硬可能是真空助力器故障或頻繁踩剎車,變軟可能是分泵或總泵油壓不夠、剎車片或制動盤故障、制動管路進空氣。
熱車后十幾分鐘才有勁,可能是傳輸管道失壓。
檢查手剎是否完全松開,剎車油液位要充足,制動系統(tǒng)故障燈常亮可能是 ABS 功能失效、剎車片嚴重磨損或剎車油不合標。
感受制動踏板“腳感”,應(yīng)有微小自由行程,踩下去應(yīng)有明顯阻力,異常可能有問題。
檢查制動系統(tǒng)有無泄漏,連接部位有無松動、漏油或漏氣。
停車時啟動發(fā)動機運轉(zhuǎn)數(shù)分鐘,踏下制動踏板反應(yīng)正常,管路一般沒問題。
行駛時以 20 - 30km/h 速度行駛,踩下制動踏板能迅速減速停車且無跑偏,松開能順利起步直線行駛,停車后檢查制動鼓溫度正常不燙手。
制動踏板行程過長或過短、制動力減弱或失效、制動系統(tǒng)有異響、警告燈亮起,都可能表明有故障。
日常觀察制動片厚度,低于原來三分之一或剩 3mm 要更換;感受剎車力度,變軟剎不住要檢查;制動時有鐵磨鐵的異響要檢查;注意儀表盤故障燈,有報警提示要立即停車檢查。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