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四驅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奧迪四驅技術自 1980 年第一代 quattro 誕生后不斷演進,書寫著一段輝煌的發展歷程。1977 年該技術設想提出,1979 年系統初現,1980 年正式亮相并先用于賽事后拓展至民用轎車。此后歷經多代更迭,從中央差速器類型的變化,到與其他系統的結合,如 ESP 等,技術愈發強大智能,不僅在賽車界大放異彩,也為日常駕駛帶來卓越的動力、操控與穩定性。
第二代quattro采用托森A型中央差速器,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具備自鎖功能,在正常行駛時,能以50:50的完美比例將動力分配到前后軸,確保車輛行駛的平衡與穩定。一旦車輪出現打滑情況,它又能迅速做出反應,把動力重新分配到附著力更好的車軸上,后軸還帶有手動鎖止功能,進一步提升了應對復雜路況的能力。
第三代quattro應用于自動擋車型,采用帶電控多片離合器的行星齒輪中央差速器,為自動擋車型帶來了更出色的四驅性能,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第四代quattro采用托森B型中央差速器,并搭配EDL電子差速鎖。托森B型中央差速器的自鎖功能更為強大,而EDL電子差速鎖則能在一側車輪打滑時,對打滑車輪進行制動,將動力傳遞到另一側有附著力的車輪上,大大增強了車輛的脫困能力。
第五代quattro與ESP結合,這一創新使得車輛在動態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得到了質的飛躍。ESP能夠實時監測車輛的行駛狀態,在車輛出現失控跡象時,與quattro四驅系統協同工作,共同保障行車安全。
第六代quattro采用托森C型中央差速器,相比之前的型號更加智能,能更精準地分配動力。第七代則采用冠狀齒輪差速器,優化了空間布局,扭矩分配也更為細膩。
奧迪四驅技術不斷突破創新,從最初的設想,到如今的先進系統,每一代的進化都凝聚著工程師的智慧與心血,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貢獻了卓越力量,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優質的駕駛體驗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