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前三季度汽車銷量突破126萬輛,新能源占比超55%
**柳州前三季度汽車銷量突破126萬輛,新能源占比超55%**
在綠色轉型與產業升級的雙重驅動下,柳州市2025年前三季度汽車產業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全市整車銷量達126.5萬輛,同比增長33.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首次突破55%,標志著這一傳統工業城市已邁入新能源主導的新發展階段。
**新能源領跑:產銷雙增推動結構優化**
數據顯示,柳州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73.2萬輛和70.6萬輛,同比增幅均超67%,市場滲透率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這一表現不僅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更凸顯了當地企業在電動化賽道的前瞻布局。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等頭部車企通過密集推出高性價比電動車型,迅速搶占市場份額。例如,五菱宏光MINI EV系列持續熱銷,帶動品牌新能源銷量占比突破60%;東風柳汽則依托智能化技術賦能,在商用電動車領域實現差異化競爭。
**轉型動能:技術升級與政策協同**
柳州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得益于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協同轉型。一方面,本土車企加大研發投入,將智能駕駛、車聯網等技術融入新產品線;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通過基建配套和政策傾斜加速電動化普及。截至9月底,柳州已建成公共充電樁超2.5萬個,充電網絡密度位居全國前列。此外,針對新能源車的路權優先、購車補貼等舉措,進一步刺激了消費需求。
**挑戰與機遇:全球化競爭下的柳州路徑**
盡管成績亮眼,行業競爭加劇與供應鏈成本壓力仍存隱憂。分析指出,柳州車企需在核心技術(如電池能量密度、快充技術)上尋求突破,同時拓展海外市場以對沖國內增速放緩風險。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啟動東南亞市場出口計劃,首批電動車型預計2026年投產印尼基地。
業內人士認為,柳州模式為傳統汽車工業城市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通過政企聯動聚焦細分市場,以規模化生產降低新能源車成本,最終實現產業結構的質變。隨著第四季度消費旺季到來,全年新能源滲透率有望沖擊60%,進一步鞏固其“中國新能源車城”的標桿地位。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