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了這么一個問題:有些皮卡售價不到十萬塊,前懸掛用的是高級的雙叉臂。而市面上大部分轎車售價十幾萬,前懸掛卻只用了個簡單的麥弗遜。

這是因為皮卡廠家心善,轎車廠家心黑嗎?肯定不是了,其實皮卡用雙叉臂不是為了性能,而是為了耐用。

因為皮卡日常要拉貨,一兩噸都是家常便飯,兩三噸也不在話下。你去各種工地看吧,無論多爛的路,總有皮卡拉著貨在上面跑得歡快。


所以皮卡的懸掛必須要足夠牢固,這樣拉重貨的時候才能承受得住。
而雙叉臂懸掛上下各有一組“手臂”固定車輪,固定效果更牢靠。麥弗遜懸掛主要是下方一組“手臂”固定車輪,上方靠減震器固定車輪,強度肯定不如雙叉臂。

所以皮卡為了保證拉貨時車轱轆不至于被壓掉,就只能選擇結構更扎實、更耐用的雙叉臂懸掛了。

而且雙叉臂懸掛占用空間更多,皮卡恰好是縱置發動機,后輪驅動,所以發動機艙剛好有足夠的空間去放雙叉臂懸掛。

所以說皮卡之所以用雙叉臂,主要是為了耐用,其次人家車頭也有那么大的空間去布置。
而且皮卡的雙叉臂單純就是為了結實耐用,所以其結構非常簡單粗暴,只要能牢牢控制住車輪就行,至于性能什么的不是主要考慮因素。

所以從這方面來說,皮卡的雙叉臂成本就沒我們想象中那么貴了。說難聽點,無非就是比麥弗遜多用一些鋼材罷了。
而家用車就不同了,因為沒有大梁,所以用雙叉臂的話就要在上端多設計一個足夠結實的支撐點,這樣設計生產就更復雜。而且為了減重,雙叉臂普遍會選用更輕的鋁合金,再加上后期要進行大量測試、調教,所以整體成本要高得多。

對于經濟型車來說,自重又不大,又是前驅,發動機和變速箱橫著放,發動機艙里頭本來就沒那么多空間,再加上競爭激烈,利潤不高,為了盡可能降低成本弄個麥弗遜最合適。

而高級點的車一般自重更大,而且更注重行駛性能,再加上本身售價高,有足夠的利潤支撐,所以用雙叉臂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