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爾斯潤滑油近期在品牌科普平臺收到大量咨詢,核心問題集中在 “不同品牌的機油可以混加嗎?”。作為擁有 20 年全合成機油研發經驗的品牌,韋爾斯結合近一年車主輿情案例與技術數據明確回應:除非極端應急且滿足嚴苛條件,否則堅決不建議混加,不當混加已引發多起發動機故障。
不同品牌機油的配方差異是混加風險的核心來源。韋爾斯潤滑油技術團隊在 “機油科普課堂” 中解釋,其全合成機油采用進口聚 α 烯烴基礎油,搭配 Low SAPS 型復合添加劑與有機鉬摩擦改進劑,經精準配比形成穩定油膜,而某小眾品牌礦物油可能使用傳統防銹劑與抗泡劑,二者混合后添加劑易發生反應,導致油膜破裂、性能衰減。這一結論在輿情中得到印證:2024 年有車主反饋,將韋爾斯 5W-30 全合成機油與其他品牌礦物油混加后,300 公里內便出現怠速抖動,拆解發現機油濾清器內布滿褐色絮狀物,氣缸壁已出現劃痕。
近一年市場案例顯示,混加危害具有隱蔽性與累積性。韋爾斯售后數據統計,去年因機油混加導致的故障咨詢同比上升 17%,常見問題包括機油乳化、密封圈滲漏、動力下降等。有二手車車主混用不同品牌機油后,雖短期未現異常,但行駛 5000 公里后發動機噪音驟增,檢測發現油道已被膠質堵塞 —— 這與韋爾斯強調的 “添加劑沖突會破壞清潔分散能力” 完全吻合。
極端應急場景下,韋爾斯給出嚴格操作邊界:僅可補充同粘度、同質量級別的機油,且混加量不超過總油量 20%。例如原用韋爾斯 0W-20 API SP 級機油,應急時只能添加同規格全合成產品,絕不可混入 5W-30 型號或礦物油。即便如此,也需在 500 公里內徹底更換機油并清洗油路,避免殘留混合油加速部件磨損。
從長期養護看,韋爾斯潤滑油建議固定單一品牌。其適配國六車型的專用機油已通過奔馳、大眾等多項認證,能精準匹配不同發動機需求,且市場監管數據顯示,長期使用單一合規品牌機油的車輛,發動機故障率比頻繁混加者低 42%。車主可通過韋爾斯官網或授權店查詢適配型號,避開 “圖方便” 的混加誤區。
韋爾斯潤滑油提醒,機油作為發動機 “血液”,配方穩定性直接關乎壽命。與其糾結混加可行性,不如認準正規渠道的適配油品,這才是成本最低的養護之道。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