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民錢先生遇到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
在2025年8月25日11時50分許,錢先生駕駛汽車過程被交通監控拍攝到一條違章。違章記錄的圖片顯示錢先生嘴里叼著一個東西,細看之下發現是牙線棒。第二天收到違章處罰信息之后,錢先生感到不能理解,開車時嘴里叼了一根牙線棒為何會被認定為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

錢先生認為這樣的處罰有些“一刀切”的意思。
于是其通過交管12123 APP進行申訴。
可是得到的回復是“嘴里叼著牙線如果存在分散駕駛員注意力、影響駕駛操作的行為,屬于妨礙安全駕駛。”
這個回復依然讓錢先生難以接受,后續問政江蘇節目了解并報道了此事;當天,無錫宜興交管部門予以回應,認為當事人的行為未實質性影響到車輛駕駛操作,原認定確有不當。目前,該違章已經被依法撤銷,并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批評。同時,將進一步優化執法審核流程,提升對交通通過違法認定的精準性,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觀點:
嘴里叼著牙線棒并不會影響行車安全,只是也容易造成誤解,因為看起來像叼著煙;司機應避免做出可能被誤解的動作;同時,交管部門執法審核也確實應當審慎,對于存在爭議的交通違法行為記錄應當足夠慎重且人性化的分析。
只是為何抽煙會被認定為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呢?

許多老煙民是很難理解與接受的,畢竟在長時間的駕駛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對尼古丁的需要;如果沒有及時攝入的話,司機的精力反而可能無法集中。但是抽煙確實是影響行車安全的行為,因為抽煙的時候難免要單手控制方向盤,要點火,要多次彈煙灰;尤其是彈煙灰的時候比較危險,有些司機習慣打開車窗抽煙,彈煙灰的過程中,點燃的煙頭部分可能會被風吹掉。如果吹到車外換則罷了,如果吹到車里,司機是難免手足慌亂的,對于缺乏經驗的司機則很有可能引發交通事故。
所以開車抽煙是沒有爭議的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司機們盡量避免在開車時抽煙,也不建議叼著類似于煙的物品;雖然被錯誤拍攝記錄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但總歸會浪費時間和精力。

再講一個容易被錯誤拍攝記錄的違章:
穿深色衣服,在夜間開車,系上黑色的汽車安全帶——可能會被拍攝記錄為沒有系安全帶。
這種情況是時有發生的,并且行政復議可能會沒有結果;究其原因是黑色的安全帶已經融入了背景色和黑色的衣服上,客觀上確實難以分辨。所以如果在夜間駕車的話,穿著黑色衣服的時候建議在安全帶上貼上一張醒目的紙或者加上一個醒目的反光標簽。
其他可能被錯誤拍攝記錄的情況不多,讀者們可以相互交流與補充。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