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與車友相關的汽車俱樂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廣發展。國外成功的經驗已經證明,隨著汽車走入家庭,車友隊伍的壯大,汽車俱樂部的作用將越來越突顯。
通常選擇某一品牌的轎車代表在文化以及愛好方面對這一品牌的認可,車友們需要這樣的組織詮釋汽車文化、凝聚人氣、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甚至是保護。
在這種情況下,將同一品牌的車主召集在一起意味著這一群體具有極強的共性,而反過來,通過車主俱樂部的活動廠商也可以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品牌建設。這可以說是目前車友會或者車主俱樂部存在的最大理由。
國內汽車俱樂部目前主要有三種形式來構成:根據主導方的不同可分為汽車廠商(經銷商)俱樂部、商業俱樂部與車主自發俱樂部。
第一類俱樂部是以汽車廠商(經銷商)為主導組織的俱樂部。廠商由于在資金、技術以及組織等方面的軟硬件設施都是其他形式的俱樂部所不可比擬的,因此在組織此類俱樂部時具有很大的優勢。但從目前來看,國內真正以廠商為主的汽車俱樂部目前還非常少,最常見的是以售后服務為目的的俱樂部。車主從經銷商處買車,同時可加入其組織的品牌車主俱樂部,這在一些有實力的國產車經銷商中尤其常見。
以深圳為例,這類俱樂部大部分為單一品牌服務,如時間較長的里程車會、新興的深業陽光車友俱樂部、紅彤車主俱樂部等;少數為多種品牌混雜,如大興汽車俱樂部(旗下代理的多種品牌車)。這類俱樂部共同的特征是結合其本身的企業文化服務車主,弘揚汽車文化,培養品牌忠誠度,車主在自覺與不自覺間融入其中。但是以經銷商為主導的俱樂部由于區域、品牌(往往局限在一個品牌上)、人群的等條件上存在先天的不足,最終會限制其長期的發展。
比較健康的體系應該由廠商建立一種規范的俱樂部,搭建一個廠商和車主、車主與車主之間進行溝通的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所有的會員不僅可以享受到由俱樂部提供的多種會員禮遇和增值服務,而且通過這個平臺會員和會員之間可以互相交流,拓展商機、交流用車經驗、分享生活點滴、結交知心朋友。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對廠商的品牌形象得到升華,而且可以讓消費者有一個自己的家的感覺。
第二類是典型的商業俱樂部。其商業目的明確,服務專業規范,車主可自由選擇的車會,如深圳的高戍達標遠車會,車友除了享受各種優惠服務(技術咨詢、維修拯救、美容養護、保險理賠等),還可以通過車會組織的各類活動廣交朋友,增長見識;也有一些以專業服務見長的車會,如各地的越野者俱樂部,基本是四驅愛好者之家。在這一類俱樂部中,一批效仿歐美,立足區域面向全國的連鎖汽車俱樂部紛紛成立,有名的如北京的大陸汽車俱樂部,上海的安吉汽車俱樂部,江蘇的蘇友俱樂部等。
第三類是車主自發成立以溝通交流為主的車主俱樂部,國外這一類俱樂部也頗流行。在一些熱銷國產車中,不少用戶由于年齡、職業、愛好、經濟狀況等相近,借助IT時代的網聚號召力,一些活力四射的俱樂部成立了。雖然俱樂部沒有明確的組織機構,CEO也是大家民主推選的活躍分子,常常以FB為由頭進行活動,不過因車主之間的認同感更加體會到汽車生活的魅力。
在目前來說,國內做的比較成熟而且不錯的俱樂部有以下幾個:如上海大眾的菠蘿派,早在2001年進入國內之前便有幾位POLO的fans在西陸論壇里組建了一個小型俱樂部,并取名菠蘿派。我們可以從這個俱樂部的論壇來看就可看出其受歡迎的程度:什么"POLO故事"、"交流園地"、"五湖四海"等,通過各種活動的組織與論壇的內容建設,菠蘿派俱樂部得到不斷的快速發展,他不僅吸引了更多的POLO迷,也大大促進了POLO車主之間的交流。
在深圳比較出名的寶來(BORA CLUB)和夏利2000(CHINAECHO)的車友俱樂部,不僅活動搞得有聲有色,網上的精神家園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車友。只不過這類車友俱樂部由于缺乏專業管理,更多停留在大家交流維權,談不上專業服務享受。
無論上述哪種形式,車主俱樂部都在試圖營造一種多贏局面,一方面廠商通過俱樂部可以持續深化自身品牌文化的內涵,提高用戶忠誠度;另一方面車主可以通過俱樂部全面感受更豐富的汽車文化,同時擴大自身的交際網絡;最后俱樂部以及其他組織者更可獲得進一步的商業機會。
俱樂部的將來的發展趨勢將更多的涉及到汽車后市場。因為汽車服務市場是汽車產業鏈上最大的利潤"奶酪"。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其汽車售后服務業年產值高達1400億美元。而截止到2004年底,我國私人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500萬輛,按照平均每車每年花費五千元計算,就是一個750多億元的市場。立足車友利益,植根汽車后市場,中國汽車俱樂部的發展前景無限。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