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時間:某個工作日的9:30-18:00
地點:某城市的高速,山路混合路況
事件:凱越,伊蘭特,賽拉圖誰更好一些?這個話題爭論一直在持幣待購的消費者中比較熱,而如今這個話題已經蔓延到了三款車的車主身上。那他們省去紙上談兵的多余,直奔主題。而您將在本文看到三款車的試駕集中在一天內發生,過癮吧?
這次的試車路線,我們挑選了有高速路、城市快速,一般城郊2級公路、盤山柏油路等有多種路況的一條路線,單面全長約100km。其中盤山公路大約有40km,路面為帶小石子的柏油路面和少量的水泥路面,路面比較平整,但有許多小的凹凸。路面的落差大,彎道很多,常常是接連幾個"發夾"彎,應該可以測試出車輛的操控性和在不同路況的舒適性表現。
9點,在簡單的準備后,我們一行三輛車,魚貫地向環城高速路駛去。剛上高速路,就見到凱越率先加速,行駛到了隊伍的前面。手動擋的凱越在中低轉速時,顯得底氣十足,發動機轉速隨著油門攀升很快,在3000rpm~4000rpm的時候,會感到是加速最暢快的時候。如果升擋時有意讓入擋后發動機轉速回落在3500rpm左右,凱越會保持強勁的加速度,一直到150km/h后才會有明顯的衰減。也許凱越融入了別克家族的血統,在油門和剎車調校方面,都把頭段調校得偏向平順性,油門踏板前段感覺不靈敏,需要比較大膽的深踏,動力才會涌現。而且在松開油門踏板的時候,發動機轉速不會馬上下降,轉速表是非常"禮貌"的徐徐落下。離合踏板的行程也很合適,非常容易找到合適的離合點。凱越的方向助力是可以隨著車速改變的,高速時手感穩定,加上懸掛調整得比"緊",跑起來后給人有點德國車的味道。
跟在凱越后面的是1.6L自動擋的伊蘭特。其油門調較非常輕盈,輕輕的觸碰油門踏板,發動機都會有回應。但也許是自動變速器的設定的原因,該車換檔頓挫感表現明顯,換檔時機相對延后,有時候當發動機轉速達到3500rpm的時候,變速器還固執的堅持著它的擋位,非要等試車手稍微松一下油門踏板,然后繼續踏下的時候才會理會。而且在全油門加速和Kick Down的時候,會有非常明顯的頓挫感,動力輸出不太連貫。只有擋位升至4擋后,發動機轉速在4000rpm以上的時候,伊蘭特的動力系統就會蘇醒過來,很快地把車速推倒160km/h左右。雖然伊蘭特的轉向助力也是可變的,但是還是更多的偏向輕便,用手輕輕一帶就可以轉動,但助力的變化不是特別線性。伊蘭特懸掛也是比較軟的,高速路上的行駛起來非常舒適,一些細小的震動都能很好的吸收。但遇到長波起伏的時候,車輛的起伏偏大。
在隊伍后面壓陣的就是賽拉圖了。由于使用了1.8L的發動機,在功率和扭矩輸出上更勝一籌,高速行駛起來感覺后備動力挺足的。雖然也是配備的4前速自動變速器,但賽拉圖的調校就好一些。把發動機轉速提高到3500rpm的時候,變速器很自然的就升到高一擋,整個過程比較平滑,頓挫感比較小?珊芷交陌衍囁偕礁咚俟返某S盟俣龋彝局屑铀贂r,變速器顯得活躍,非常配合油門的開度變化。值得一提的是賽拉圖的發動機隔音做得比較好,高速巡航時,顯得比較輕微,相對發動機的安靜,風噪和胎噪就比較明顯了。賽拉圖的轉向也是屬于偏向輕松,轉向助力變化得更加線性,高速變化車道和并線的時候感覺轉向比較精確,車尾也非常配合。賽拉圖的懸掛設定要比伊蘭特的硬朗一些,但絕對不是生硬,感覺對車身的支撐力非常到位。跑起高速來,給人信心很強。
經過30km左右的高速奔跑,大家對三輛車在高速路面上的表現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就將進入城郊地區,到2級公路和盤山柏油路上去體驗車輛操控性了
起亞將上市: 起亞Trailster 起亞RIO
起亞熱門車型: 賽拉圖 2012款 1.6L 手動GL 賽拉圖 2007款 1.6L GL 手動 賽拉圖 2010款 1.8 TOP 自動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