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風事件”發生近一個月之后,陸風汽車昨天正式發布聲明稱,近來傳言“歐盟將對進口中國汽車安全性展開調查,并可能阻止陸風汽車進口”的消息不確實;在通過德國權威的測試機構TUV的測試后,陸風實際上已經得到進軍歐盟的通行證。
陸風汽車新聞發言人徐兵彰昨天向記者表示,陸風汽車已經順利通過德國權威的測試機構TUV的測試,歐盟交通安全委員會當即予以確認,也就是說,陸風汽車已經可以順利在歐洲市場上銷售。
徐兵彰同時向記者澄清,此前部分媒體對歐盟將對進口中國汽車安全性展開調查的理解有誤,“歐盟對國產汽車進行調查并不表示禁止陸風汽車進口”。
據悉,在通過歐盟TUV測試之后,陸風汽車同時也已經通過單臺認證,獲準在歐洲進行銷售。陸風表示,銷量在5000臺以下的車型,可以通過單臺認證進行銷售。
2005年10月6日,陸風汽車宣布:在德國權威的測試機構TUV的測試中,陸風汽車展示了良好的安全性能,駕乘人員在碰撞中的安全均能得到保障。而在9月份德國另外一家權威機構ADAC所做的碰撞測試中,陸風獲得“性能最差”的結論。
不過記者獲悉,盡管通過TUV測試,但是仍然無法阻止消費者對陸風性能的質疑。和此前ADAC測試隨機抽查的陸風汽車做測試不一樣,此次TUV所做的測試車輛是陸風汽車自己提供。
“測試車輛由廠家自己提供,這難免讓人產生懷疑。而從效果上來說,ADAC測試的結果或許更接近真相。”昨天,上海交通大學的汽車專家儲博士指出。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