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國民車”:一場虛熱的概念游戲?(內附調

      2004-10-19 18:05:17 來源: 作者:佚名

        編者按:近期關于“國民車”的討論方興未艾,因此我們pcauto新聞組特地編輯了《影響中國汽車歷史的十大車型 》  、“國民車”:一場虛熱的概念游戲?這一組文章,希望能夠給大家增加一些思考的角度與空間。

        究竟中國現在需不需要“國民車”?權威專家賈新光認為,中國目前不存在生產“國民車”的條件。

        縱觀今年的車市,盡管新車輩出,但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乎都是飛度天籟那樣的“混血兒”,而象吉利黑豹、東風的微星等純國產新車,無論是外觀還是技術,都無法獲得較高的認同。

        因此我想“究竟中國現在需不需要國民車?”這樣的討論,其意義遠不在于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我們希望的是,通過這一次的討論能夠引起大家對于民族自主品牌未來發展方向的關注,中國汽車工業要怎樣才能象韓國一樣,真正走上一條自主自強的道路。我們要怎樣做,才能韓國汽車工業的今天,變成我們汽車工業的明天?

        借汽車走入家庭的浪潮,國內車市中“經濟車”、“十萬元車”、“家庭車”、“百姓車”等概念層出不窮,以引人注目。日前,少數企業高喊著要為中國人民打造自己的“國民車”,又炒出一個新賣點。中國汽車界真到了開出“國民車”的時候嗎?
        
        企業搶推“新名片”
        
        本月上旬,吉利集團在廣州宣稱,吉利汽車正在與國外公司合作,準備為中國老百姓開發、設計一個全新的“國民標準”車。據稱,這款車,價格將在5萬—8萬元之間,油耗低,基本配置齊全,使用起來皮實。
        
        對于這種“國民車”,吉利的分析是,“現在很多人開始有錢,但并不是很有錢,需要有一輛車作為代步工具;很多人在事業的起點,需要有快捷的交通工具作為事業發展的過渡;很多人需要先有輛可靠且不貴的車,使自己成為熟練的駕駛者。‘國民車’將是很多人一生中擁有的‘第一輛車’”。
        
        而在此之前,一汽也曾表示,打造“10萬元級小紅旗”的國民車設想,不過至今未見蹤影;神龍富康的目標是“中國第一家轎”,也大有搶占“國民車”名頭的氣勢;目前國內汽車中還有夏利奧拓、云雀、羚羊、悅達、英格爾等經濟車、微型車型,眼睛都盯上了這張誘人的“名片”。
        
        “國民車”熱潮到了嗎?
        
        身為民營企業的吉利集團,一向標榜造中國人自己的車,價格不貴,但從質量、外型、市場占有等標準衡量,離“國民車”還差得遠,只能算是一種“平民車”;市場占有率較高的“老三樣”,則車型老舊、價格不低,也難以充當“國民車”;近一年來紛紛冒出的各種經濟車型,設計新穎,頗受老百姓喜愛,但有的失之于價格偏高,有的則基本上是從國外原樣照搬,且大都是產銷量有限,未能被市場大范圍接受,與真正意義上的“國民車”還有一段距離。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有人試圖為中國的國民車制訂一個標準,即排氣量為0.5升,售價5000元,百公里油耗5升。但在今天看來,這一標準顯已過時。《中國汽車報》副總編輯吳迎秋提出,國家汽車工業發展“十五”規劃里提出的“轎車重點發展排量1.3升以下,百公里油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售價8萬元左右,符合國家安全、節能、排放法規及私人用車要求的經濟型轎車”,也許可以作為一個“國民車”的標準。
        
        吳迎秋認為,“國民車”不是喊口號喊出來,也不等同于低價車,要真正得到中國百姓接受,市場認可才行。國內汽車企業應切實拿出自己優質優價的產品,腳踏實地加強研究、創新,而不是單純地降價、加減配置、換個外殼、玩玩喙頭,新瓶裝老酒,換湯不換藥。
        
        僅是一個概念?
        
        對于國內企業炒作“國民車”概念,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賈新光提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觀點,他直指,“國民車”概念,在目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階段,已經不合時宜。
        
        賈新光說,國外提出“國民車”概念,是在一個汽車工業起步階段,國民收入普遍較低,并且差距不大的背景下。而目前的中國,地區、城鄉、職業收入差別很大,最近中國社科院的一份調查顯示,按照對政策、經濟、文化資源的占有情況,中國公民可以分為十個階層,并出現“中間階層差落”,即國民車賴以發展的絕大部分中等收入者,收入水平陷落,而基數更大的農民階層,現在還普遍缺乏汽車消費能力。
        
        正是由于國民各階層的收入、需求差異懸殊,無論哪一款車都很難同時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民車”。賈新光說,從市場占有、實用性、價格、自主開發上來講,年產銷達50萬輛的“微面”系列,是比較貼近我國國情的車型,但“微面”多是作為一種生產經營工具,客貨兩用,且不屬于轎車。
        
        他認為,目前,國內汽車市場已開始進入一個細分階段,一兩種“國民車”打天下的局面很難出現,而達不到國民普遍接受,形不成較大的市場占有,也就無所謂“國民車”了。國內汽車企業,不要空談概念,集中力量搞好開發創新,研究細分市場,為國民提供更多的質優價廉產品才是正途。
        
        名詞點擊:·國民車(Personalcar)
        
        “國民車”其實是一個隨時間而變化的概念。20世紀初,福特公司開發出堅固廉價的T型車,把汽車由奢侈品變成大眾產品,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70%,被譽為美國的“大眾車”;三十年代,德國人制造的“甲殼蟲”,耐用省油,被稱為“人民車”;四十年代,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又推出了“國情車”……
        
        “國民車”概念最終成型于1955年,日本通產省制定“國民車構想”,其對提高日本轎車普及率發揮了巨大作用。其后,韓國、菲律賓、泰國、印尼等國也紛紛提出并發展了自己的“國民車”。
        
        專家認為,“國民車”一般具有幾個特點:一、物美價廉,符合普通家庭消費水平;二、在國內汽車市場上,具備相對大的擁有量和占有率;三、要求基本是自主開發創新、外型設計、車輛配置等,并適合本國人民的使用和審美習慣。

      網友調查:

      1.你覺得中國目前需要“國民車”嗎?:
      需要,它們可以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象征
      不需要,這些是非常形式的東西
      如果有一款質量與外觀都不錯的,當然好了
      2.你覺得“國民車”的最主要特點應該是:
      性價比高
      外觀與內飾都漂亮,最好具有中國特色
      質量上乘,配置好
      3.如果中國要推出國民車,你覺得應該是:
      很多國民買得起的低價車
      中高檔車
      最好是價格不同的一系列車型,能夠涵蓋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下一篇:
        10月17日,北京現代汽車公司在拉薩宣布,國產途勝將于12月份正式上市,最先推出的2.7升版本價格預計在24萬元左右...點擊進入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
      97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兔费_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色精品 |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