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站利潤縮水 維修保養價格大戰即將引燃
渠處長認為,汽車維修及配件價格居高不下與汽車的特殊性有關,部分配件價格偏高也與汽車新車型不斷推出有關。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往往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進口配件與國產配件價格相差很大,國產化率越高配件價格就越低。就具體車型而言,零配件價格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新車型剛推出時,因汽車銷量小,配件生產較少導致價格較高,一旦達到一定的量之后,配件生產增加后價格將較為便宜。“不管怎么說,最終是由市場來決定維修及配件價格。客戶多價格自然可以高一些,因為人家相信你,沒有客戶,價格訂得再高也白搭。”
配件維修價格戰 其實已經開始
連續兩周記者采訪了多家多品牌的汽車維修站負責人。他們一致的意見是價格戰肯定會打起來,但只有一家維修站的負責人對記者說已經開始了。而最樂觀的一位則認為至少要到半年后才會開始。
其實優惠早已開始了,早在一年前各主機廠聯合各自品牌的維修站開始了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像春季保養、黃金周檢查、入冬前檢測等等。
而車主更愿意看到的是更加實實在在的東西。記者問過多位車主,他們反映最強烈的就是普通保養價格過高,以一輛最常見的捷達車為例:到正規的4S店做一次保養要花300元左右,而到汽配城或路邊店只要110元左右,相差了近200元。
如此大的差異問題出在哪兒呢?路邊店的說法是我們只賺10元錢,根本就不要工時費,4S店工時賺錢,機油、三濾也賺錢;而4S店的說法是我們都是正廠配件,保證質量、保證服務,另外還有多達20余項的免費檢查,成本高收費自然也高。
廣州已經出現了車輛終身免工時費保養的做法,北京也有了工時費終身5折。
配件價格下調僅僅是個開始,今天汽車銷售戰的血腥,也許或者肯定就是明天維修保養、配件價格的翻版。
價格回歸價值,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規律……
編者的話:事實上,現如今很多的消費者已經知道買車只是一次性支出,而用車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用車成本實際上比買車要高得多。所以盡管車價一降再降也不能引起購車人的關注。消費者變得精明了。
車價再降,而維修保養的費用居高不下也會阻礙消費者的購車欲望。所以零配件降價才能讓消費者降低用車成本,這樣的降價更實在,消費者也才能得到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