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市一片紅火之際,一些消費者在買新車時也許沒有考慮有一天會賣了它!實際上,現在換車頻率正在加快,一輛車一直開到報廢已經不太可能,三五年就送到二手車市場出售再購入新車,會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但是,車市價格波動頻繁,在用車迅速貶值,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購新車要先估算保值率,以免將來出售時賠錢賠得心疼。
今年,新車市場幾乎一個季度完成一波價格調整,舊車市場也不得不跟著調價。一位車主去年10月購買的上海別克GLS3.0天窗版,當時車價29.8萬元,現在的收購價21萬左右,一年損失近9萬元。其實這并不是車輛正常損耗的反映,而是由于君威替代了GLS系列,君威上市的價格大幅下降,也就拉低了二手GLS的價格。
這樣的例子還很多。由于新雅閣2.4以25.98萬元的低價上市,舊款廣本雅閣在二手車市場的價格就直線下跌。去年29.8萬元購買的雅閣,一年后收購價僅為22萬元左右,損失近8萬元。1999年的捷達GTX,車價16.9萬元,現在收購價僅為8萬元左右,四年不到賠了一半,原因很簡單,因為GTX已經停產,取而代之的是12萬元左右的捷達GLX和CIX。
汽車廠商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產品結構和車價是必然之舉,但車主為了避免較大的經濟損失,應該在購車前仔細估算一下車輛的保值率。新車價格戰連綿不絕之際,一定要慎選近期還未降價、銷售又很一般的車型。相對而言,已經大幅降價的車型,購車后迅速貶值的可能性就低一些。另外,首次購車應盡可能購買國內成熟企業的產品,而且該產品短期內不太可能停產。這類汽車由于售后服務網絡健全,保有量大,車輛保值率相對較高,三五年內出售會有個好價錢。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