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車展]EVOLUTION第2代 EVOLUTION IV
2008北京車展PCauto最新報道:
配合基礎車款LANCER系列進行全面車種改良,EVOLUTION IV針對動力系統、車體結構、懸吊系統等所有部位,進行了大幅的改良,可以說正全速沖刺邁向第2代EVOLUTION的目標。NS反轉的動力系統全新呈現
EVOLUTION IV的動力系統雖然同樣沿用傳統的拉力賽引擎4G63,但其搭載方法為左右反轉。為了配合此改變,所有部件亦進行了調整。輕量化、素材制法的變更等,共有18處進行了改良。渦輪增壓裝置采用雙回旋管路設計(Twin Scroll),希望藉此提升反應性與安定的低中速扭力。此外,自EVOLUTION III起開始搭載的2次空氣供給系統,在排氣歧管(Manifold)的各氣筒中分別設置空氣的導入路,改良成即使在市售車的狀態下,亦可產生動作而提升反應性。進氣冷卻器提升了15%的容量,藉由這些變更,EVOLUTION IV實現了最大馬力輸出280ps,最大扭力36.0kgm的規格。
新概念的驅動系統AYC與精雕細琢的底部結構(Footwork)
EVOLUTION IV的后差速器采用AYC(Active Yawing Control)主動力舵角掌控系統。這系統取代傳統的LSD,有效掌握車體動態,以避免極速過彎時的喪失幅度過大。此外,懸吊系統進行全面的改良。前輪的形式采用支柱(Strut),將輪距(Tread)擴大了5mm。重新檢討Pick up點,使滾動中心(Roll Center)降低。后輪進行了更大規模的變更,采用雙A臂(Double Wishbone)型的多連桿懸吊系統(Multi-Link)。吊臂類全部為鍛造,而上臂(Upper Arm)、橫梁(Cross Member)為鋁制。所有懸吊系統安裝部份是以球型接頭(Ball Joint)結合為前提而設計,可以看出這是專為WRC進行的設計。
增添美觀精致度的空氣力學車體
以全新的平臺為基礎而展開的EVOLUTION IV之外型設計,由與傳統方法論全然不同的角度,重新檢討新的空氣力學。將揚力(Lift)設定為0,并降低空氣阻力,希望藉由上述改良,能夠有效冷卻空氣的流動,獲得下壓力(Down Force),此設計是以為了包覆后車箱而設計的三角形(Delta)分叉為最大的特色。前半部(Front Section)方面,保險桿開口部和引擎蓋采用排氣口(Outlet)形狀,可藉由行車時的負壓,排放引擎室的熱氣。順帶一提,Cd值為0.30,同時實現了零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