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時代:第五屆汽車人才培養院長論壇聚焦復合型工程師培育"
**智能電動時代:第五屆汽車人才培養院長論壇聚焦復合型工程師培育**
2025年11月22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第五屆汽車行業人才培養院長論壇在大連開幕。本屆論壇以“交叉融合 面向未來的卓越工程師培養”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高校、企業的500余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智能電動浪潮下汽車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跨界融合:重塑車輛工程學科內核**
在“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驅動下,汽車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朱冰在分論壇中指出,傳統車輛工程專業亟需融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學科知識,構建“數智汽車”人才培養體系。他強調,未來工程師需兼具技術創新能力與工程實踐素養,而校企協同是打破學科壁壘的關鍵。
**產教協同:從課堂到產業的無縫銜接**
論壇通過1場全體大會、5場閉門會議及4場專題分論壇,深度剖析了企業用人需求與高校培養模式的匹配問題。賽力斯集團人資總部副部長楊文鑌在主題報告中提出,高校應建立動態課程調整機制,將企業真實項目嵌入教學環節。同期舉辦的10余家企業展覽和38個課程建設案例展示,則直觀呈現了產教融合的最新成果,如某高校與車企聯合開發的“智能駕駛仿真實踐平臺”已直接服務于研發一線。
**制度創新:為復合型人才培育破局**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進華在開幕式上表示,面對智能電動產業鏈的快速迭代,需通過制度創新推動人才培養的范式變革。論壇特別設置了3場閉門會議,聚焦“人工智能課程認證標準”“跨院校學分互認機制”等議題,旨在構建覆蓋全行業的協同育人生態。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項昌樂院士指出,中國特色工程師培養需以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為導向,強化多學科交叉的“T型能力”訓練。
**未來展望:打造全球人才高地**
隨著論壇閉幕,與會專家達成共識:智能電動時代的人才競爭本質是教育體系的競爭。下一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將聯合頭部企業發布《智能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白皮書》,并推動成立“新四化”課程聯盟,加速培育具備全球視野的復合型工程師隊伍,為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轉“強”提供核心支撐。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