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百年車企,大眾在燃油車領域的表現被我們所熟知,而就在去年,上汽大眾突然三車齊發,全面進軍新能源汽車汽車領域,屬實讓大家感到驚訝。其中上汽大眾id4x更是憑借遠超同價位產品的實力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其中也包括在內,畢竟家里的老朗逸已經跑了快20萬公里,再加上高昂的油價,是時候換車了。至于為什么選擇上汽大眾id4x,或許就是因為在它身上能夠感覺到駕駛的樂趣吧。

相比很多造車新勢力旗下新能源汽車,上汽大眾ID.4 X在路上總會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熟悉可不是外觀熟悉,要知道這款車的設計可以說已經完全脫離了上汽大眾燃油車的設計風格,甚至可以說促使燃油車按照電動汽車的設計進行調整。真正讓人感到熟悉的,實際上是上汽大眾ID.4 X的駕駛感受。

在時下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汽大眾ID.4 X的行駛質感可以說是最偏向于傳統燃油車,能夠讓駕駛者很好的完成過度,不會像很多電動汽車那樣上來就給人一種陌生感。毫不夸張地說,除了上汽大眾ID.4 X,市場上同價位的電動汽車都足以讓老司機手忙腳亂。上汽大眾ID.4 X的動力輸出是很線性的,不是那種一觸即發、一點電門就往外猛沖的感覺,而是不斷平順加速的感覺,可以給駕駛者一定信心與底氣。

很多人可能會質疑,電動汽車怎么可能沒有能量回收的拖拽感,這就是上汽大眾貼心又聰明的地方。上汽大眾ID.4 X擁有B擋和D擋兩種駕駛模式,其中D擋下的上汽大眾ID.4 X松開電門時,很像油車的滑行方式,完全沒有所謂的拖拽感。而B擋模式下的拖拽感也不會讓你有瞬間點了剎車的錯覺,因此更安全更好開。

除了駕駛感受讓人莫名的熟悉之外,上汽大眾ID.4 X的內飾設計也是讓人愛不釋手。說實話,和很多國產純電SUV相比,上汽大眾ID.4 X的內飾設計并沒有十分夸張,但是上手難度系數卻幾乎為零,整個設計都非常符合日常駕駛習慣。車內的懸浮式12英寸的大屏搭載了最新的MOS車聯系統,車聯網、CarLife、CarPlay、OTA升級、語音控制等等均有配置。而且最讓我欣賞的就是這塊屏幕的菜單邏輯非常清晰,并沒有因為繁多的功能將菜單變得瑣碎復雜。

駕駛位前方的5.3英寸液晶儀表的設計也算是別出心裁,在完全保障駕駛者行車視線的同時,帶來了極其舒適的使用體驗。重點是搭配AR-HUD抬頭顯示的設計讓用車變得更加怡然。至于智能駕駛輔助配置方面,上汽大眾ID.4 X可以說直接拉滿。22款上汽大眾ID.4 X除了引入智能泊車輔助、車門開啟預警等實用性出色的駕駛輔助系統,更是全系搭載IQ. Drive L2級駕駛輔助+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一些網友可能會說,這也沒啥啊,時下很多電動汽車都有類似的配置。但是有和好用是兩個概念,這可以說是上汽大眾ID.4 X的精髓所在。就像燃油車時代,比上汽大眾動力參數更強的產品不是沒有,可是好開又好玩的還屬上汽大眾,如今在電動汽車時代,同樣如此。

另外,大眾MEB平臺不止在車輛安全性方面有著強大優勢,在安裝工藝、焊裝工藝到涂裝工藝都經過了很嚴苛的調試,從而進一步提升了上汽大眾 ID.4 X的產品力。多說一句,不然你以為上汽大眾ID.4 X憑什么成為中保研碰撞史上第一款且唯一一款拿下四項測試全優成績的車型。從目前來說,同價位產品雖然不少,但是能夠做到安全品質雙優的,或許唯有上汽大眾 ID.4 X。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