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比亞迪DM技術以開創性的突破連續兩次登上清華大學汽車專業教材封面——2021年版《汽車動力系統原理》、2025年版《汽車構造—動力系統》,成為國內唯一獲此殊榮的插電式混動技術。而這一里程碑不僅彰顯了學術界對其技術價值的高度認可,更見證了我國汽車工業“換道超車”的戰略成果。

技術革新:從“以電為主”到AI賦能
2021年,比亞迪第四代DM技術以革命性架構打破傳統混動技術邊界:通過取消發動機輪系、強化電驅主導的設計,實現了能效與性能的雙重飛躍。其創新理念被清華大學編委會列為汽車動力系統的典型案例,成為高校必修課程的核心內容。四年后,第五代DM技術再度升級,搭載AI大模型與能耗管理策略,將百公里虧電油耗降至2.9L,并以更高集成度的核心零部件技術,第二次征服了嚴苛的清華教材評審標準。


學術標桿背后的行業意義
清華大學教材素以遴選標準嚴苛著稱,封面案例需兼具行業開創性與技術代表性。比亞迪DM技術四年兩度入選,標志著我國自主混動技術已從“市場驗證”邁入“學術體系化”階段。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它通過教育端為新一代汽車人才植入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技術基因,為全球汽車產業格局重構奠定了人才基礎。

從實驗室到市場:技術驅動的銷量佳績
技術突破直接轉化為市場競爭力——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隨DM技術迭代持續攀升,2021年第四代DM技術發布后,其插混車型迅速占據全球市場高地。而第五代技術通過OTA升級甚至可實現百公里2.6L的超低油耗,再次刷新行業新高度。這種“技術-市場-教育”三位一體的正向循環,正是我國自主新能源汽車領跑全球的核心密碼。

比亞迪DM技術的“教科書級”表現,不僅是我國自主汽車工業崛起的縮影,更向世界證明:在新能源賽道上,堅持原創技術研發的企業終將贏得未來。而隨著我國自主技術持續輸出全球標準,比亞迪的封面故事,顯然只是國產“智造”新時代的一個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