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高爾夫敞篷轎跑車試駕 樂趣不封頂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在得知北、上、廣、深城中村人士拿到最新一筆拆遷款后,大眾順勢引入了全新第六代高爾夫車型的敞篷版跑車,其對市場的精確制導實在讓人佩服到五體撞墻。34.98-37.98萬的價格一經公布,部分網友表達了自己稍顯不滿的看法,先避開價格不談,作為一次體驗過程,筆者還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款滿身都是亮點的開篷小跑。
本次上市體驗活動美其名曰“誰與爭風”,筆者想說的是國內敞篷跑車細分市場這么些年來動靜兒一直都不大,知名車型寥寥無幾,如此說來,就算其他對手愿意來爭風(比如比亞迪S8之類的),高爾夫敞篷穩操勝券也并不驚人。不過,這確實是一款能帶給駕駛者與乘坐者另一番樂趣的好車。
● 外觀設計:腰線四平八穩 極短車尾很流行
六代高爾夫簡潔剛毅的家族臉譜幾乎沒人抗拒,敞篷版的前臉也基本和家族其他弟兄完全一樣。尺寸上除了軸距和全系車型一樣,敞篷的車身結構使得敞篷版高爾夫長、寬、高獨成一派。
敞篷版高爾夫的車身設計比較講究,其腰線從車頭到車尾雖然呈徐徐上升的走勢,但幅度很有限,如果將打開車頂的敞篷高爾夫看做一個盒子,該盒子的邊緣看起來顯得四平八穩。敞篷版高爾夫的A柱向后傾斜的角度會比普通硬頂轎車更大(即A柱和車門夾角更小),這樣的設計除了考慮到空氣動力學因素,更多則是為了顧及“跑車”的靈動感。
大眾公司雖然推出EOS來彌補上一代高爾夫車型沒有敞篷版本的遺憾,但相比全新高爾夫敞篷車型,EOS又是另一番風格,機械硬頂的設計和車身設計均有明顯差異。2010年10月,大眾推出了中期改款的EOS,面相和動力總成和第六代高爾夫車系接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EOS和高爾夫敞篷版分別屬于高爾夫的機械硬頂和機械軟頂車系分支。
從車身側面觀察,高爾夫敞篷的車尾極短,這一點和MINI Cooper的敞篷車型非常相似。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本代高爾夫車型一直沒有三廂車型(捷達是另一套設計基因,不能算高爾夫的三廂轎車),敞篷版的高爾夫本身基于一部兩廂車型而來,本來就沒有“臀部”,因此強行加上一段車尾會打破高爾夫車系的血統;其次,短尾設計有助于使得后輪更接近尾部,從荷重分配角度而言更加有利于整車操控的提升。
高爾夫敞篷版的軟頂機構開啟僅需9.5秒,關閉用時為11.8秒,這在機械折疊軟頂跑車界是非常快的成績。保時捷Boxster開篷用時為12秒左右,阿斯頓馬丁Volante敞篷用時為20秒。
官方人員對高爾夫敞篷的機械軟頂信心很足,當頂棚關閉時,高爾夫敞篷版將成為全球最安靜的軟頂敞篷跑車。工程人員在車篷本身的材料及層結構上都下來很多功夫,車篷與車身結合的工藝也為業界最高標準。技術人員手按著左胸稱,高爾夫敞篷版在閉篷狀加速到150km/h時依然可以不影響車內人員交談,這一點包括很多硬頂車型都很難做到。
坦白說,我更喜歡把車篷藏起來的它,不光是外形看起來更灑脫干脆,而且此車的精髓不正是打開車頂的狀態么?尾燈的LED燈組也非常漂亮,TSI三字母均為紅色,此處代表的含義并非2.0TSI引擎一樣的含義,而是本次引入的敞篷高爾夫搭載了1.4TSI機械增壓+渦輪增壓直噴引擎,因此T、S、I三者俱發揮作用。
-----------------------------------------------------------------------------
相關文章:
大眾高爾夫敞篷版上市 售34.98-37.98萬
//m.egb634.com/nation/jkkx/1205/1941253.html
大眾高爾夫家族全系車型詳解 人丁興旺
//m.egb634.com/nation/ycxc/1205/1936241.html
-----------------------------------------------------------------------------
● 內飾及功能介紹:沒有專屬特別設計,敞篷結構才是重點
出身高爾夫家族,除了敞篷結構之外,所有設計基因及工藝標準都和高爾夫車系其他同胞車型完全一致。國內的網友對高爾夫的前臉內飾應該都非常熟悉,這里我們不再詳細描述。
軟頂隱藏后,車門玻璃亦能自由開關,后排車窗升降時不光只有玻璃部分移動,其連帶的黑色塑料條也會連同玻璃一起升降。前后排玻璃的連接看似緊湊,但誰也不知道使用幾年后是什么樣子,省去B柱和C柱的敞篷跑車由于部件過多,能否保證整車的緊湊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過筆者相信有著差不多半個世紀敞篷車制造經驗的大眾理應靠譜兒!另外,在開篷狀態下,最好不要升起車窗,一旦發生車禍,誰都無法預料玻璃會成何種姿態進入肉體。
購買敞篷跑車,讓人最關注的可能是安全性能。敞篷產發展至今,無論從主動安全性還是被動安全性而言,已經不是什么難題。高爾夫敞篷轎車的靜態扭轉剛度系數超過了13500牛頓•米/度;第一扭轉共振頻率超過17.5赫茲,在敞篷車級別出類拔萃。
被動安全上,敞篷高爾夫甚至配備了側面頭胸保護氣囊。和硬頂轎車完全不同,該氣囊隱藏于嵌入式座椅靠背,能夠在駕駛者和前排乘客旁邊打開,保護高度與內飾齊平。駕駛者一側還標配了膝部安全氣囊,這個氣囊配合安全帶,能夠從骨盆和腿部吸收能量,保護脆弱的膝部。由于先天性缺乏B柱和硬頂設計,敞篷高爾夫采用了隱藏式防翻滾支架的設計,兩根剛性奇高的鋼柱隱藏于后排座椅后方,一旦發生四腳朝天式的翻滾,該支架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自動彈出以支撐整個車體,保護乘員有足夠的存活空間。
敞篷高爾夫就是為小兩口造的車,后排空間歡迎孩子和狗。你若喜歡實用,也別去買其他車,高爾夫不還有旅行版么?總之眼下的高爾夫已經衍生出許多車種,無論你有什么需求,總有一臺適合你,這也算得上變相壟斷吧.......該車在軟頂開閉的操作上需要注意,首先你只能在靜止狀態或者車速低于30km/h時來操作車頂的開關,很多手賤的朋友可能會把車速加速到50km/h甚至更高然后去操作軟頂,很抱歉,你既然這么不尊重這部車的操作說明,那么它也完全不鳥你,哪怕你把軟頂開關按到脫落也沒轍,儀表中央的顯示屏會告訴你車速已經超過最大值,先把車速降下來再說!
許多軟頂結構的敞篷車型是不帶尾箱的,不過敞篷高爾夫保留了尾箱,這得益于它精簡的頂棚結構設計,其尾箱的實用性雖然不可和捷達這種真正意義上的三廂車相比,但對于本身儲物空間屈指可數的敞篷高爾夫來說就顯得非常有優勢。據筆者目測,該尾箱的容積放下三個裝滿物品的耐克背包不成為題。如果這樣仍解決不了你的行李存放問題,工程師還為你設計了可放倒的后排座椅,這在敞篷跑車界也是特立獨行的設計。
● 駕駛體驗:為后腦勺除霉堪稱得心應手 追風少年請準備好
筆者在這里也懶得故作儒雅給各位灌輸“敞篷是一種態度”的假模假式理論,因為筆者也敢按著自己左胸告訴大家,但凡開過敞篷車后,你100%會喜歡這種車型。帶天窗的硬頂車在你眼中直接淪為“為那些不自覺的煙民準備的車子”,即便是擁有全景天窗的汽車,在你開過敞篷車后也頓時覺得了無生趣。
一副好模樣,一副好底盤,加上不錯的動力輸出,駕駛敞篷高爾夫幾乎只和享樂掛鉤。試駕當天算不得艷陽高照,但經不住長時間曬著。在閉篷穿越短途高速公路之后,我們驅車來到鄉間田野,一時興奮的我突然失憶,找不到開啟軟頂的開關在哪兒了......長期坐在辦公室寫稿的筆者終于可以借此體驗良機為自己后腦勺除除霉。
動力總成和底盤設計早已家喻戶曉,在此也不過多闡述。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大眾宣布上市的兩款車型均搭載了1.4TSI機械增壓+渦輪增壓直噴引擎,這是2005年大眾推出的雙增壓技術高效引擎,雖然排量只有1.4L,但118kW的最大功率立刻為其爭回面子。
在來回100多公里的短暫試駕過程中,最遺憾的事莫過于沒有條件拍攝到駕駛者以敞篷姿態徜徉在陽光之中的照片。城市路段社會車輛過多,而高速路段車速過快,而且陽光較為強烈,不適合開篷。好容易來到鄉間路段,綠樹紅花環繞,所有車輛帆布頂齊開,場面甚為壯觀,可路況又窄又顛簸......
穩定的底盤設定讓敞篷高爾夫從容應對各種道路,本次試駕特意挑選了帶有顛簸特性的鄉間公路,就是為了讓駕駛者體驗到其底盤極富魅力的“韌性”。德國大眾原汁原味的操控感受是高爾夫全系車型的賣點,敞篷版高爾夫自然也是功力深厚,整車繼承了本代高爾夫舒適與操控兼具的優良品行,加之可隨時掀開的軟頂,此車足夠選擇它的車主們好好得瑟上2年了。
● 編者小結:
大眾之所以敢于把任何新車型投放到國內市場,除了“有棗兒沒棗兒都得捅兩桿子”的心態,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大眾非常清楚哪怕新車不暢銷也不會導致虧損,這也是高爾夫敞篷版之所以敢如此定價的底氣所在。這款車既經典,素質也還不低,但終歸是要和售價聯系在一起評判,從客觀事實出發,高配車型接近40萬的售價確實顯得誠意不夠,喜歡這款車的人真的有許多其他選擇。(攝/圖/文:大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