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的未竟事業是什么?有什么遺憾沒有?
耿昭杰:那就是紅旗了。我這一輩子就干了兩個品牌,一個解放,一個紅旗。企業靠什么存在?靠品牌,如果沒有解放、紅旗,一汽在世界上就沒有位置。一個企業不管你生產多少車,如果生產的都是別人品牌的車,這不是你的輝煌,是人家的輝煌,人家瞧不起你。所以我一輩子都在為“解放”、“紅旗”奮斗,總希望這兩個品牌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有自己的位置,如果這個事情沒有實現的話,就是我們的事業沒有成功。
記者:對一汽大眾你覺得比較滿意?
耿昭杰:他們干得挺好。十周年時我跟他們講了三個希望,也是我感到沒有實現的事情:一是跟國外生產上合作了,但是還沒有學到,或者是還沒有很好地學到開發技術,還要依賴別人的產品來生產。第二,我們合資時期望一汽大眾全方位拉動一汽,現在雖然拉動了,但不是全方位的。第三,我們本指望產品在中國價格更低,因為我們的資源便宜、勞動力便宜,價格起碼跟國外是一樣的,這樣有利于我們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老百姓也會受益,但是現在還沒有做到,我們的車價比外國生產的價格要高。一汽大眾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不要忘記我們建一汽大眾所希望的這三點還沒有完全做到。
記者:就是說當年合資的目標還有三個沒有完全實現。
耿昭杰:對,今天我們仍然在把人家的產品拿過來生產,每一次談判都很艱苦,每拿一個產品都要付出代價,因為我們自己沒有開發力量,就受制于人。進一步國際化以后,外國人對合資企業的控制面越來越大,也可能對合資企業不太支持了,干脆自己獨資干,豐田在美國就全部是獨資,在中國只是政策限制,不得不合資。所以在一線奮斗的人士,應該把自主開發作為最神圣的奮斗目標,不只追求眼前的效益,要從長遠看,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產品開發能力,這樣我們才能夠自立于世界之林。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很好地利用別人的資源,這條路能夠走出來的,當然這不是短期能夠實現的。我已經沒有能力干這個事情了,只能由后人來完成,這不是什么遺憾,一個人能做的工作總是有限的。 (經濟日報)
[上一頁] [1][2][3][4][5][6][7][8][9][10][11]


|